烹煮家乡菜所需要之食材或酱料,法国各地几乎都有越裔或华裔商人经营的小店或超商,贩售以东南亚饮食文化为基础之亚洲食品,往往也能找到台湾进口的商品。居住于大巴黎地区的台湾学生,可前往巴黎市规模较大之「中国城」︰十三区(集中在Tolbiac至Porte d'Ivry一带)采买;较著名的中国超商如陈氏商店(Tang Frères)和巴黎超商(Paris Store),价格都算公道。另外,位于十、十九、廿区交界,俗称「美丽城」的地铁Belleville站一带,以及第三区的Arts et Métiers地铁站一带,亦开设不少由温州后裔经营之中国商店;东南郊之Mairie d'Ivry地铁站也有不少华人商店集中,提供同学参考。
二、常见食品简介
法国常见的植物性食用油(热炒用)并非台湾最常见之大豆沙拉油(huile de soja),而是葵花油(huile de tournesol)、油菜子油(huile de colza)与综合蔬菜油(huile de légumes)。此外也常见葡萄油(huile de raisin)、玉米油(huile de maïs)与花生油(huile d'arachide)。低温适用者,最常见的是橄榄油(huile d'olive),其次是核桃油(huile de noix),需要提醒台湾同学的是,法国虽然也用芝麻油(huile de sésame),但由于制作方法的不同,风味与台湾熟悉的小麻油或胡麻油完全不同(味道较清淡,用途类似橄榄油)。至于动物性奶油(beurre)则分为普通奶油(beurre doux)与加盐奶油(beurre demi-sel)两种;前者经常用来烹饪,后者则于早餐时涂抹在面包上食用(tartiner)。
榖类之中,常见面食为各式义大利面、义大利饺子(raviolis)、以及各类阿尔萨斯式蛋面(pâtes aux oeufs),其名称依照形状而各有不同;常见米食则以白米为主,白米也分圆米(riz rond)、长米(riz long),还有一种台湾同学可能比较陌生的黄色半透明米种(多半经过加工处理),是本地居民最普遍食用的米食(价格比一般白米高些),但可能比较不适合台湾口味︰煮起来不粘。法国超市有时也买得到法文俗称不太统一的糯米(riz collant/adhérant/visqueux)。其他榖类主食尚有阿拉伯式的粗颗粒麦粉(couscous, semoules de blé)与罗马尼亚式的小麦芽(germes de blé)。马铃薯则是主菜中最常见的配菜,常见吃法为水煮式、油炸式、薯泥(purée)式。至于面包可说是主食中的主食,从早餐到晚餐,餐桌上都少不了面包,最普遍的就是长棍状的「baguette」以及圆胖形的乡村面包(pain de campagne),两者不但形状不同,口感因做法与材料也差异颇大。不过,也有一种极为普遍的「baguette de campagne」或「baguette traditionnelle」,则是类似前者的形状而有着后者的口感。然而还有许多与两者形状类似,而因质地、粗细、烘培等差异有不同口感的面包,可根据喜好选择。另一个关于面包的有趣资讯是,同样做法与形状的面包,在法国各地名称却不相同。以巴黎为例,隔两条街的面包店可能因为店东出身不同省份,而对同一种面包有不同的名称标示。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一些日常食品上,同学不妨多留心观察纪录。
素食的同学在法国生活,恐怕会有面临下锅材料不易齐备的困扰,特别是豆类加工品在本地一般超商并不普及,更增添些许不便。饮食的调整上,本地素食朋友的建议是奉行奶蛋素食,可以多加摄取法国种类多元的乳酪制品以补充蛋白质。法国的华人超商不少由温州后裔经营,温州人颇擅长加工豆制品(豆腐、豆干等),种类也不少,素食同学不妨以居所或学校附近的这类华人超商为一般超市之外的购买据点。除了华人超商,法国近年也兴起不少有机与健康食品联锁店(alimentation naturelle et biologique,法国泛称为「bio」),这些商店当然也出售荤食产品,不过给素食消费者的选择相对提高许多,比方干燥式的人造肉或是豆类加工品之类的产品。素食者以及有机饮食的奉行者,除了选择到上述特定连锁商店采买以外,也可留心一般超市里所特别开设的有机食品专柜区。识别方式很简单,这些有机食品的包装上都印有法国政府认证的「AB」标志(alimentation biologique),从葡萄酒到马铃薯、从鸡鸭肉到零食类,都提供了有机食品族多元化的选择。至于信奉伊斯兰教的同学,可能会发现在法国要遵守饮食戒律比在台湾更方便。由于法国穆斯林人口比例比起台湾相对为高,各地普遍可见由穆斯林经营的肉铺,所提供的肉类除了没有猪肉以外,各种肉类也都按照传统经过固定仪式与清洁规定宰杀。身为严谨穆斯林的同学们可以在居住地向北非、中亚后裔街坊邻居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