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阿亮 于 2011-11-1 17:26 编辑
上海《文汇报》30日发表该报首席记者郑若麟题为《中国援助竟成“经济慕尼黑”?》评论文章,称中国因存在出手强化欧洲救助基金的可能而备受法国媒体关注,其中法国在野党和部分媒体的反华言论值得注意。文章内容如下:
因为欧盟需要1万亿欧元的资金来强化“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因为目前只有新兴国家特别是中国才拥有这样巨额的资金、因为“欧洲金融稳定基金”总裁克洛斯·雷格林28日前往中国要求北京出手……中国两天来再度成为法国媒体关注的中心。不过,中国可能出手援助欧洲的消息,换来的却是法国在野党的激烈攻击和部分媒体的强烈质疑。
两天来,法国在野的反对党几乎都跳了出来:绿党总统候选人爱娃·若利称,“让中国向欧元区投资是一个巨大的丑闻”,是“将欧洲当成期货卖给了中国”;社会党总统候选人弗朗索瓦·奥朗德称,非欧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参与解决欧元危机,是“令人困惑的”,使法国“事实上依附于中国”;欧洲议会议员达尼埃尔·科恩—本第称,这是一个“中国谬误”,是欧洲“自缚手脚送给新兴国家”;国民议会社会党议员团主席让—马克·埃罗称,“中国肯定会为他们的投资提出相应的要求,这是不可接受的”;而社会党国民议会议员亨利·艾马纽利更是极其过份地说出“这是中国向欧洲提出的‘经济慕尼黑条约’”的惊人之语……
法国部分记者也不甘落后。这位说,“中国借钱给我们,我们就不能对他们制造出口产品的童工提出批评了”(中国不仅法律禁止童工,事实上国际人权机构也认为中国不存在童工问题,也别以为这是无意脱口而出,其实是诋毁中国的有意接力);那位说,“中国工人没有任何社会保障,甚至不知退休金是何物,所以他们竞争力比我们强”(事实上中国不仅有劳工法,而且退休金相对更为优厚);最过分的就是重复“经济慕尼黑”的说法,甚至要将中国与昔日的纳粹绑在一起。这不禁让人联想到2008年法国媒体蓄意将北京奥运与1936年柏林奥运捆绑在一起,简直如出一辙,目的都是一个,妖魔化中国。法国部分经济学家明明知道这些说法绝非事实,但也“政治正确”地随声附和……这就使法国舆论形成了一股近来已经较为罕见的反华浪潮。
我们也知道,法国在野的反对派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但将中国绑架在反对党的战车上,至少是一种对中国缺乏尊重的表现。更何况,中国是否应该对欧债危机伸出援手,在中国本身也是一个倍受争议的话题,怎么到了法国社会党等反对派口中,就成为中国迫使欧洲和法国签署“经济慕尼黑条约”了呢?这种说法难以用“国内左右翼政治斗争”的借口来掩饰。它至少部分地反映了法国某些人对中国根深蒂固的偏见、甚至是敌意。在这些人眼中,中国就是敌人,是必须防范且遏制的对手。
中欧关系、中法关系都处于一种和则互利双赢、斗则两败俱伤的状态之中。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在欧债危机处于历史关键时刻,中国伸出援手,本应加强两大贸易伙伴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支持。但从这几天法国在野诸反对党和部分媒体那里,中国的善意得到的却是“经济慕尼黑”的回报,实在令人倍感心寒。如果明年法国左翼社会党在总统大选中获胜,至少法国民意调查告诉我们这种可能性完全存在,那么其候选人奥朗德的思维方式将很有可能成为法国未来的对华政策的基础,这难道不应引起中国方面的警惕,特别是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进行三思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