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查看: 962|回复: 5

[好文共赏]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0 20: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每一个伟大的人物几乎都有使命感。即使孔子那样平实通达的人,还有其通至超越方面的使命感,因为他的平实通达不是平面的,乃是他的立体的德性生命之圆熟。“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这里就显露着一种强烈而严肃的使命感。我前文曾提到,孔子于政治、文教两方面都有使命感。“斯文在兹”的使命感也许就是两方面都牵连着的。“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虽出之于孟子,然这一预言,在当时社会上,必是早已流行着的。孔子是殷人,商质周文,他要根据着商质以融摄周文,而重兴一种新文教。这是历史轮子上的一种担负,是上天通过历史轮子轮转到他身上所交给他的一种使命。耶稣的使命感是直接通上帝的,他感觉着他是上帝的儿子,他直接通着他在天上的父,直接差遣他下来作赎罪的羔羊。他好像不是像孔子那样要通着文运来表示上天所交给他的使命,所以他的使命感直接是宗教的,而孔子则偏于文教。使命就是从上面差遣下来的一种命令,落在某人身上,让某人来担负。平常的差使是相对的、层级中的,而“使命”一词之所示,则是绝对的、不在层级中的。所以说穿了,使命感就是直透到超越的最后的真实,由这最后的真实所兴发的一种内在的责任感,其实也就是“承体起用”。使命感就是“承体起用”的一种具体的象征的表示。这是道德宗教方面圣贤型的使命感。

  至于政治方面英雄型的使命感,当然也是绝对的、不在层级中的,但是却不好说是“承体起用”。他之透到超越面,能感到神性的差遣,完全是由于他的情欲生命之强烈。其初是冒险的、生死斗争的,他冒出来了,发动了那立体的力量,无有能与之匹敌者。因此,他感觉到他的生命是无人世的限制者,是一个可以最后抵得住的“生命真实”。这个生命真实,假若有限制,那限制就是上帝或上天。因此他感觉到他直接通天,好像是神或天直接遣他下来担当这一件事、这一个时代的大任,他也有了使命感。但是他和神尚隔一层,不似德性生命之内在的通契。所以圣贤型的使命感是承体起用,而英雄型的使命感则只是强烈的情欲生命之无敌,他和神的关系是外在的,生命和神之间有一条异质的间隔线。在这间隔线上,他被打落下来了。他虽然因生命之无敌而有使命感,但也因被打落下来而有命运感,超越方面之“使命”转而为“命运”。命运可以超越地说,亦可以内在地说。超越地说,是他的情欲生命上面有一个命运在支配着他,他好像为这个命运所拨弄,他自己不能做主。而自己不能做主,就引到命运之内在地说。内在地说,是他的情欲生命在现实时间过程中之机括性:他发动了那立体的力量,他尽了那时代的责任,他黯然消失了。这是他的命(受命于天的命,因而有使命感)在运行中的机括性(若说他的命所以这样运行是他命定中安排好的,那就是命运之超越地说)。他所以有这种运行中的机括性,是因为他的立体力量自始即在感觉界的定向上要解决某一问题。他的生命全幅是情欲生命,他的力量即全幅落在“事”上用(所以英雄是立功,不是立德)。而落在“事”上用,所谓在感觉界的定向上要解决某一问题,即必然有那件事的机括性。事的机括性即象征着情欲生命的悲剧性。他发动了那立体的力量,他胜利了,他的权力欲伸张了,然而这件事也完结了,他的生命也完了。他的黯然消失之悲惨的结局补偿了他的情欲之泛滥,这是他的命运,也是黑格尔所谓“理性的诡谲”。上帝是借他作工具来伸张一部分天理之公的。

  严格说,圣贤可以只有使命感而无命运感。首先因为他的生命全幅是德性的,所以他与神性的本质是不隔的。他的使命就是“承体起用”,而“承体起用”,对他来说,就是尽性,尽性当然有一过程。但这过程步步是圆足而绝对的,因此步步亦是永恒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尽仁之性即穷仁之理,尽义之性即穷义之理(此依阳明解),在尽性穷理中以至于天之所命。至于天之所命,即受其命而全幅实现之。全幅实现之,即全而归之。全而受之,通过尽性穷理,复全而归之。此即所谓至命。那全而归之之过程不是“命运”。但若他在定向上一定要解决某一问题,成就某件事,或在某件事上表现“道”,他即可以有“命运感”,此即孔子所谓:“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他要见某一人(此亦是定向),而旁人阻之不得见,此亦是命运,此即孟子所谓:“吾之不遇鲁侯,天也,减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此“天也”也是表示命运。他欲世人知之(此亦是定向),而世人终莫能知,此亦是命运。孔子说:“莫我知也夫!”这也表示一种命运的慨叹。但是当子贡问:“何为其莫知子也?”孔子即转化他的命运感而净化自己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此即是命运感之消化而全成为“尽性至命”事。大体圣贤型的人格,在定向的成事上是不行的,而其使命在成德,而他即以其德消化其定向上之命运感。而英雄型的人格,其所以成为英雄即在定向上成功,他因此而有那外在的使命感,其使命是寄托在定向上某一问题之解决,不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内在使命,所以他亦因此有命运感而不能消化之。这里显出英雄之层次虽低而亦有其必须性,因为人间是有些属于“事”的共同愿望需要解决的。这里不能十分干净而无驳杂。人间是需要圣贤型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内在使命所表现之纯创造之天德,同时亦需要英雄型的定向上的外在使命所表现的机括性的命定主义。命定主义不完全是坏的。庸众的命定主义只是惰性、迷信,而英雄人物的命定主义,则是根据他的立体力量在定向上之创造而下来的。圣贤的使命感只是“于穆不已”之“纯”之创造,这里没有命运感,亦没有命定主义。至于英雄,凡是其生命之强力能透顶而无与伦比,能至即以其生命自身可以最后抵得住而为一“生命真实”之境,则他必然有那外在的使命感,亦必然有那机括性的命运感—命定主义。他有那强烈的生命、坚定的意志与敏锐的觉识,而你没有;他能承当这时代的轮子,而你不能;他能普接群机而满足共同愿望之所需,而你不能。他何以能?生命!此岂非天耶?凡发自生命上的事,都是先天的,故曰天才。先天的而能透顶而为一“生命真实”,才使他有使命感,然他在定向上逞能,所以他亦有机括性的命运感。纯落于平面的生命、理性与技术者,固不知此等事,遂以庸众之命定主义视之,认为全是漆黑混沌而迷盲矣。

  在中国历史上,英雄形态的使命感与命运感当由汉高祖开始。唯在汉以前,依儒家的观念,有所谓二帝三王。儒家称二帝尧舜为“德”之盛,即在三王,虽家天下,只算是小康局面,然其所以能得天命,亦完全从“德”上说。一方面自己积德,一方面重视民意,为众望所归。故孟子说“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乃是“天与之”,而“天与之”亦不是“谆谆然命之”(此减轻了神话的色彩),而是以其人之“行与事示之”。其人之“行与事”完全是其人之德上的事。其“行与事”完全合德,则民归之,这就表示“天与之”。“天与之”是通过“人与之”而表示。故孟子最后引《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又说:“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这至少在“观念”上,于“力”以外,别开了一个格,不管事实上如何、政治形态如何。因为从德上说,遂开出后来王霸之分。王以德,霸以力。因为以德,所以他的行事是王道;因为以力,所以他的行事是霸道。由王霸之分,后来又开出宋儒(主要是朱子)斥汉唐为把持天下,而称三王为圣王。把持天下是力与私,而三代则是德与公。圣王一观念非常重要:既是王而又是圣,既是英雄而又是圣人,这和现在称甘地为“圣雄”同。依我们现在的说法,这个观念是表示在圣贤与英雄以外,又建立了政治上一个最高的格。英雄一格从刘邦开出,圣贤一格从孔子开出,而政治上的最高格(圣王)则归之于二帝三王。这个最高格,是儒家政治思想在观念上自觉地建立的。英雄有外在的使命感,有机括性的命运感;圣人有内在的使命感,而无命运感;圣王亦应该在政治上有内在的使命感,而无机括性的命运感。这个政治上的最高格,在我们现在的论题内,有一个重要的含义,那就是儒家使政治如何从神话与力之“非理性的”转为“理性的”之最根源的想法、最高的原则。这只是最初一步,至于如何步步厘定下来而求其充分实现,那是后来发展的事。但这最初一步,也就很可贵,因为它已开启了理性政治之门。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 铜币 +5 收起 理由
正了 + 1 + 5 感谢分享^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0 20:41: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做沙发慢慢看


来自: 华人街iPhone版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1 收起 理由
逗,,,,,玩 + 1 感谢分享^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8-10 20:41: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0 20: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梦想米兰 发表于 2014-8-10 21:41
什么玩意,谁要看你这种文章


人性之通途——第五章   标签:社会2014-08-07 12:06 星期四




  五   改造人性的风险
最近常看到一些报导说人性不可改造,可以改造的是制度,而且改造人性还会有风险。而这一观点最大的漏洞就在于,人性不可改变的话,那么怎么改变制度,人类都不会走向幸福自由的至善和谐的社会。制度越完善,对人的禁锢也越森严,要使人在做好的框框套套内生活,那多痛苦,多拘束无奈?虽然它们都规定人们向善,并制定了惩恶的措施,但这些框框套套(像法律、各种规章制度)并不能阻止人们去犯罪,去制造灾难,而当灾难制造出来后,又要残忍的惩罚肇事者,这无疑又是一个灾难。

笼子是不牢的,就算再坚不可摧,只要里面有关着的生灵,最终都会破笼而飞。要么笼破,要么里面的生灵灭绝 ,它们这一对冤家,永远充满矛盾。如果笼子是用来改造恶性,那也只是权宜之计,治标不治本,真正改造得了他们的,是智慧的人对他们的开导、他们自己主动的觉悟和坚决制恶改恶的意志。如果笼子用于无端的不合天理的束缚人,那么被束缚者会群起反对。人性的自由意志不可逆,只可以因势利导,从而向好的善的方向指引。而不是单纯地靠设套来束缚他们。改造制度,也就是修补笼子而已。笼子做得再结实,关的生灵多了,难免堪忧。因此,不思正确的善意的改造人性,而退求其次修补笼子,反而会给人类社会带来风险和灾难。

事实证明,人类社会广泛的不智如无硬性拘束法令将会出现相互倾扎的灾难,因此广泛不智的社会,制度的完善也很重要。所以,不止要修正、改善、完备制度,更要做好改造人性的工作,软硬件同步升级改造,才是正途的社会改造。

单纯靠完善制度想把人类引入幸福和谐的境地,那是很困难的,制度充其量只能管住胆小者的野心,却拦不住胆大无知的人的罪行。因此,社会的很多制度对人类都只是一架空摆设而已,就像现在的老虎一样,虽然可怕,但也构不成威胁。所以,真正能使人类走入幸福和谐轨道的,只有改造人类自身的本性,通过改造本性辅以完善制度来达到社会的和谐美满。

其实人性不是不可改造,也不难改造,难的是人们对改造的认识和决心不足。有了认识和决心还需要去贯彻执行。若干年后,当人们普遍接受改造思想以后,最好是由国家组织好系统的培训和改造。因为没有国家的组织与领导,分散的人们是没有办法一致改造和规范改造的,难有很好的效果。在人类还真正未开化之前,国家都要担负起改造人性、保卫家国与人民的重任,人类思想全部进化好以后,国家才更容易走向和谐和富强。但若人类还没有进化好或者一部分人没进化好,国家都应该进行帮助改造。因为在这期间国家要用其制度促使人们改造,并发挥国家的其他功能。有了国家的操作、推行和智慧调控,有条有理,那改造就没有什么大的风险。

除了善良的一面,当然人还有很多劣根性。只有通过认识了解人类的劣根性,才能针对这些劣根性加以改造。这在下面的章节中将重点介绍。

自从有了意识,思维,情感及心理感受之后,人类就被心灵困苦缠上了,人们的心灵折磨一天也没有停息过,只要是意识清醒的人类个体,每天都在承受一些心灵的折磨,现代人所说的压力就是一种深刻的心灵困苦,就别说古人在动乱贫困的社会中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了,单说当今天下,放眼一瞥,不也是哀鸿遍野,叹声一片吗?千千万万年下来了,人类,在深重的心灵困苦中渡过,从未中止,从未停息,就是皇帝老儿,也因一些琐事而烦恼不堪,历史以来,除了***,疯子,恐怕没有心理不痛苦的人了。

人们有时会强颜欢笑,故作乐观,以一种自我蒙蔽的假乐观的态度生活着,可这乐观的背后却是对命运的不确定性充满恐惧。这时代或说以往所有时代都倡导人们乐观自信,自然从容,这就是不智自私社会的强人所难。这在理论上说是对的,因为只有这样,人们的心灵才不会那么的痛苦和忧恐,才能从做自己的感觉中得到快乐。人在自私社会里,只能得到麻木的快乐,瞬间的快乐,与作贱别人的快乐。而这些快乐都是痛苦的,都是不长久不踏实的,不是从人类的自适骨性里得来的。因此这些快乐微不足道。如果人们改造好本性,进入和谐美好社会,那时的快乐却与之恰恰相反。

这里顺便说说改造本性的决心,这个决心应该是全民的决心,全人类都去改变,人类社会才有希望,也是改造人性的意义所在。如果只是个别人或少数人决心改变那是不成的。

怎样才能激起全民改造的决心呢?这就要倡导先行,再有组织的积极推行响应。这组织就是国家,只要国家在人性改造上下大功夫,开展全民改造运动,那就会事半功倍。但这样的大规模改造不能像大跃进,文化大革命那样搞,而要给人们宣传改造人性的好处,建议人们怎样改造,并组织开展改造培训,开设改造课堂,广泛宣传改造人性的意义。那么建设和谐美好社会的希望才走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微妙的世界形式和多数人的素质情况决定了现在只适合了解改造思想,组织改造还在若干年以后。

改造人性的观点可不是思想的大毒草。这不是激进派与保守派的较量,也不是先进与后退的比拟,而是思想的碰撞与升华,没有保守派的顽固,哪有激进派开放的思想。既然改造有风险,下面就分析一下这些可能出现的风险。

全民改造会有什么大风险呢?第一点,我想是来自外国的威胁,因为国民的素质提高了,人们会认为淡化了战争与争夺的观念,就弱化了国民的防卫意识,于是一些未开化的国家,可能乘虚而攻。这阶段国家尚在,我们保卫家园的武装力量尚在,而且我们的民族团结力通过改造会空前高涨,任他再强的对手都不怕,也撼不动。因为改造并不删除防卫的本性。国家,只有等世界成了一个和谐幸福的地球村,才应该自然凋谢。

第二点,真正改造了的人可能会受到未改造或伪改造的人的伤害,这也不要紧,因为法律尚在,国家尚在,作恶自然会受到惩罚。这样看,惩恶扬善的法律应该永远保持下去,就算人类完全进化成熟,也要保留和完善它,以杜绝恶的出现。

第三点,保守派与顽固不化的人会群起攻击反对,想方设法阻挠,制造混乱,挑拨离间改造派与人民的关系,这是很可怕的,要是人们不智,很可能被他们唬的团团转,而反过来攻击改造言论。但这也不可怕,因为人们对真善美假丑恶还是有自己的深刻的认知的,蛊惑人心的顽固不化派最终将不得人心。改造人性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短暂混乱,并不能构成什么威胁,因为一切都在国家的控制中进行,那些现象会慢慢消失。

第四点,改造中人们的各种疑惑与不坚定,有些人一辈子一个思维习惯,而且知识有限,他们在思想未开化之前,总是有些游移不定和无所谓,又或者对改造无所适从,这就需要我们的改造辅导者耐心开导和鼓励,并且让其增加思想方面的知识和各方面知识,他们才会慢慢开化。

第五点,改造与生产力的关系要协调,改造只是改造人们的思想意识,而不是误导人们去好逸恶劳,好逸恶劳同样是人类的劣根性,因此,改造人性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并不冲突。

第六点,改造中后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如何定位,这阶段人们改造都有较大进展,思想开化了很多,这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在互不相害的前提下相互帮助,赐予,贡献,不计较,不炫功。这一点将在后面的论述中重点说明。

第七点,改造中的退化现象,有些心性不定,自私极深的人很难改造,在这阶段还会跳出来作奸犯科,损人肥私,像这种冥顽不灵的人,也只有交给法律解决了,退化现象包括改造中人们思想走入误区,钻了牛角尖,得到了扭曲的思想,这也是个问题,毕竟不是每个人的大脑都转的快,开化的快,对这些人,也得有人好好的开导和辅助。

第八点,投机取巧者可能伪装成改造者渔肉百姓,损人肥私,欺上瞒下,或者传播伪改造思想,或者乘机拉帮结伙制造混乱,攻击改造思想,这可是个毒瘤,不过有政府在,这些现象也逃不过人们光明的眼睛,最终会得到惩罚。

第九点,改造思想宣传可能因一些原因出现脱节,不能贯彻一气,这就出现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们讲不同的理论,那改造就变样了。当然这问题在今天已不是大问题了,有了电视、网络和国家的教育网络,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第十点,改造思想与其他思想的兼容性问题,拥有其他哲学思想越多的人,可能越容易接受改造思想,其他哲学思想少的人也容易接受,不好办的是不多不少的人,老是认准了保守主义,顽固不化,那就损人不利己了,改造思想不要求人们强制执行,只要求人们开化,改变观念,积极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努力,为子孙后代有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而努力,不要把我们的劣根性再传到下一代,下下一代身上,人是有这个能力改变的,这一点我坚信。

所有这些能预见到的风险都不是什么大风险,也阻碍不了人们进化和改造的脚步。改造人性最大的风险在于相信人性不可改造的人的干涉和捣乱,从而影响人们改造的信心和决心,给改造带来麻烦。但是,人们应该相信,只有通过全人类的本性改造,才可能摆脱人与人之间相处心灵的摩擦与痛苦,才可能使人类走上和谐发展的康庄大道。

世界上有很多思想之道,其思想道义也参差不齐,不同的人执信不同的道,但这些道都有一些相似共通之处,除了诱人从恶的厚黑学,使人投机的权谋术、计策等不良思想言论之外,诱人从善的思想道义都有悔人改过,教人除恶的论述。因此,凡是有正义感从善的思想者,都是教人们改恶向善的,而一味要误导人们向恶的思想者,可以看出其本性是恶的,这种人才是狡猾可恶的捣乱者。
当然,善与恶从来没有被严格的界定过,善应该是不伤害人,不伤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伤害社会和谐发展和环境等,恶则恰恰与之相反。这样看来,凡是不害人害己的行为,心性与思想都是善,而伤害到人,造成一定不良社会影响的行为或心性、思想就是恶。

有人说你要改造人性,那就先回去改造你的家人,这问题提得尖锐。因为改造人性靠个人是无法做到的,必须得依靠若干年后国家的组织与倡导,发起与落实,并作为一种政策来实施,在漫长的时间积累下坚持不懈努力才能出成果。我想国民的思想觉悟会慢慢提高起来的,人们的素质也会慢慢高起来。这正如一个巴掌拍不响,一片掌声声震天,改造人性,绝不能让几个人像跳蚤一样地来回折腾,应该全民参与,国家组织,然后有条有序地进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8-10 20:49: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8-10 20:49: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8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1, 2025-2-7 08:19 , Processed in 0.117725 second(s), Total 8, Slave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