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查看: 981|回复: 86

[我的原创] 伊藍的“爭”帖 (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3 23:05:03 | 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借街友伊藍所發之“爭”帖,“人爭一口氣,佛爭一柱香”來談 “爭”
伊藍帖中的教義和我三年前寫過的一篇拙文,不謀而合,故今再曬出來,作爲我對此“爭”帖的一些淺見,或作爲補充

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週年, 兩岸都大規模地擧辦慶典活動, 說到辛亥革命, 末學就自然地想起國父   孫中山先生所提倡的三民主義 : “民族, 民權, 民生.
三民主義是國父建國的理想, 治國的綱領, 也是一個和諧, 大同世界的目標, 這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理念.
但大家可曾聼說過三人主義?
何謂三人主義 ?
這是末學個人所提倡的修身之道 : “各有志, 心有別, 之常情”.
三民主義是治國之道, 而三人主義則是修身之法.
此話怎講, 請聼末學慢慢道來 :
相信大家都曾經聼過長輩或朋友說過: “ 做人要有包容心, 寛容心, 要理解, 諒解他人的想法, 做法”. 但是卻很少有人告訴我們具體的做法, 要怎樣做才能包容, 寬容, 理解, 諒解.他人的言行擧止.
以末學個人而言, 每當對他人的想法, 看法, 做法不以爲然, 不認同, 甚至想指責, 譴責的時候. 末學就自語三人主義人各有志, 人心有別, 人之常情.
當末學與他人對某件事情的看法有所不同, 有分歧時, 末學就自 : “他是他, 我是我, 他有他的想法, 我不能把我個人的想法強加在他人身上, 更何況我有自知之明, 認爲我自己的想法也不一定完全正確.
此外末學很明白, 世事並非一成不變, 任何事情都有改變的可能, 也就是說他和我的想法都是暫時的, 會隨著時間與環境而改變的. 說不定一段時間, 我們兩人的想法都掉換過來了呢, 也就是說末學同意他原先的看法, 觀點, 而他反而採取了末學先前的見解.
因此末學盡量避免與人某事爭論, 照常理說我們應該, “據理力爭”, 捍衛我們的看法, 觀點才對.
但要知道, 與人爭論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因爲爭論是傷感情的, 你為了捍衛你自己的道理”, 與對方爭到面紅耳赤, 吵到頭破血流”, 最後你贏了, 對方無話可説, 但你還是輸了, 因爲雖然你贏了這次爭論, 但卻輸掉了友情, 因爲對方的我執會讓他覺得沒面子, 心理不舒服, 不痛快, 他再不會把你當成朋友.
開始時雙方是在心平氣和的情況下討論 , 交換意見, 交流溝通, 但千萬要避免把討論提升爭論的層次, 因爲”, 就意味著競取, 征服, 鬥爭, 心平氣和的氣氛就消失了. 再者, 爭論往上提升就變成爭辯, 雙方為自己的道理, 據理力爭, 這時爭辯往往很快就演變成爭執, 雙方己見, 互不相讓. 這時候, 爭執又進而變成爭責.
, 就是責備, 責怪.
這時候, 從開始心平氣和的討論就進入了翻天地覆的爭吵,
而爭吵的結果必定導致雙方心中開始有, . 最後的收場就是不歡而散, 感情破裂友情消失殆盡.
討論, 爭論, 爭辯, 爭執, 爭責, 爭吵, 這一系列不同的階段,層次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演變, 是在雙方當事人不知不覺的情況下進行的. 所以為了避免不歡而散的結局, 其中一位當事人, 就要小心, 留神, 從不知不覺轉成有知有覺, 把交換意見, 交流溝通的行爲卡住在討論的層次上, 而不讓它昇華到其他帶字的階段 ( 爭論, 爭議, 爭辯, 爭執, 爭責, 爭吵 )
末學個人的做法, 就是學習換位思考, ( 為何強調學習, 因爲說得容易做時難 ) 設身處地以他人的立場來考慮事情, 並且在末學心中默默地唱起了末學自創的你我他之歌” : 這樣末學就會釋懷, 處之泰然, 並欣然接受他人的做法, 而不再是憤憤不平, 甚至在心裏或口出狂言地罵他傻瓜, 笨蛋.

待續


评分

参与人数 4经验 +1 铜币 +16 收起 理由
蓝鸟 0 + 5 感谢分享^_^
伊蓝 + 2 好贴,我不支持谁支持!
红糖水 + 4 感谢分享^_^
正了 + 1 + 5 阿弥陀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3 23:09:27 来自手机 | 看全部
龍七发布于2 分钟前
借街友伊藍所發之“爭”帖,“人爭一口氣,佛爭一柱香”來談談 “爭” 伊藍帖中的教義和我三年前寫過的一...

先坐沙发慢慢欣赏


来自: 华人街iPhone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23:13:38 | 看全部

希望你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4 09:15:59 | 看全部
争来斗去,到死也不能明白人生为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09:44:42 | 看全部
正了 发表于 2014-9-14 10:15
争来斗去,到死也不能明白人生为何!

争来斗去,到死也不能明白人生为

所以呀,星雲大師的“老二哲學”也不無道理,也延伸出龍七的謬論 : “我把老大給他作”

但是好勝好強的人就不以爲然,這樣的話,龍七的“三人主義”又可派用場
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0 铜币 +5 收起 理由
正了 0 + 5 阿弥陀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5 09:11:55 | 看全部
中国人讲究中庸,对吗?大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5 09:31:15 | 看全部
红糖水 发表于 2014-9-15 10:11
中国人讲究中庸,对吗?大师!

中国人讲究中庸,

儒家講“中庸”, 佛家講“中道”,都是同樣的理論,我個人非常讚同,要做到中庸,很不容易。

妳太擡擧我了,大師是正了大師,我只是一個胡説八道的小學生。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4 收起 理由
红糖水 + 4 太给力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5 10:23:42 | 看全部
與對方爭到面紅耳赤, 吵到“頭破血流”, 最後你贏了, 對方無話可説, 但你還是輸了!
这句话我感受最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5 17:07:54 | 看全部
伊蓝 发表于 2014-9-15 11:23
與對方爭到面紅耳赤, 吵到“頭破血流”, 最後你贏了, 對方無話可説, 但你還是輸了!
这句话我感受最深了! ...

濡子可教也, 妳有和他人爭到頭破血流的經驗嗎?

我還沒謝謝妳呢,我借用妳的帖來發表我的謬論,謝謝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伊蓝 + 2 好贴,我不支持谁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7 10:12:12 | 看全部
龍七 发表于 2014-9-15 18:07
濡子可教也, 妳有和他人爭到頭破血流的經驗嗎?

我還沒謝謝妳呢,我借用妳的帖來發表我的謬論,謝謝了 ...

有的,但发现到最后都会落得个不欢而散的下场。。
嘻嘻~大家互相学习借鉴,你的所谓的“谬论”在我看来就是大作一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6:31:30 | 看全部
伊蓝 发表于 2014-9-17 11:12
有的,但发现到最后都会落得个不欢而散的下场。。
嘻嘻~大家互相学习借鉴,你的所谓的“谬论”在我看来就 ...

謝謝妳,我的綽號叫“胡八道”,胡説八道之義,所以我說的話,或寫的東東,都是謬論,希望街友多批評指教。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伊蓝 + 2 华人街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7 16:53:54 来自手机 | 看全部
所谓中庸,是看破一切之后的淡然吧,也只有您老和少数人能做到。像我这样的年龄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怕是做不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9:40:23 | 看全部
civetta 发表于 2014-9-17 17:53
所谓中庸,是看破一切之后的淡然吧,也只有您老和少数人能做到。像我这样的年龄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怕是做 ...

我認爲中庸是一種人生觀,處理事情的態度,好像和年齡沒多大的直接觀係,只要明白萬事過猶尤不及,年輕人也照樣可以用中庸的態度來對待事務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8 07:27:57 来自手机 | 看全部
龍七 发表于 2014-9-17 20:40
我認爲中庸是一種人生觀,處理事情的態度,好像和年齡沒多大的直接觀係,只要明白萬事過猶尤不及,年輕人 ...

我是说年轻人嘛,总是热血的,总希望做出头鸟,很少人会在没有经历过一些特殊的事之前,就懂得中庸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8 15:23:11 | 看全部
civetta 发表于 2014-9-18 08:27
我是说年轻人嘛,总是热血的,总希望做出头鸟,很少人会在没有经历过一些特殊的事之前,就懂得中庸之道。 ...

妳說的也不無道理,妳是說自己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8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1, 2025-2-7 11:53 , Processed in 0.082211 second(s), Total 8, Slave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