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尤其是“食” 字更能体现这种沧海巨变:以前办婚宴就在自家院子里,如今则全民上酒店,小到生日大到结婚都上大酒店;曾经一千多平方米的温州酒家是温州最豪华的酒家,如今面积上万平方米的大酒店比比皆是;曾经燕翅鲍是帝王将相的奢侈美食,如今则步入寻常百姓家庭……可以说餐桌的变化就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50-60年代特点富人吃肉,穷人吃海鲜
建国初期,人们几乎没有下馆子的概念,请客、红白喜事、新年酒等全在家里解决。上世纪60年代那会儿,肉比鱼贵,想要吃上一顿蹄膀、红烧肉是比较奢侈的事了,而海蜇、黄鱼却是穷人家的食物,海蜇就几分钱一斤,蘸着虾酱吃,好下饭。 黄鱼八九分钱一斤,大的也只要1角多一斤,当时家家户户变着法子吃黄鱼,鱼饼、鱼丸、敲鱼……那时候吃不完的黄鱼就晒成鱼干,甚至炒成鱼松。 1956年 “温州酒家”开业,同时在四顾桥恢复“华大利餐馆”,这两家餐馆供应高价菜肴,算是温州酒店的雏形。
70年代特点江蟹挂起来晒干吃
1976年,温州的梭子蟹大丰收,最肥的也不过两三角一斤,而且只只红膏满壳,那时候天天吃江蟹宴,吃江蟹生,那时江蟹多到还有人把整只江蟹挂起来晒干吃,干蟹蒸熟一吃。 那时候酒席上第一道菜必定是鱼皮,这个位置不可动摇;接下来的是全鸡、全鸭、全蹄,做全蹄尤其有讲究,蹄膀必须蒸几个小时直到稀烂,下面一定要垫上温州特有的杨梅干,然后浇上汁,这才叫正宗的全蹄;鱼是必有的,而且用的都是黄鱼。
80年代特点红烧甲鱼清蒸河鳗流行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红烧甲鱼、清蒸河鳗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蹄膀因为太油腻被冰糖火腿所代替。由于大黄鱼渐渐减少,一斤多重的黄鱼更是少见,七八两重的黄鱼又上不了台面,怎么办?于是诞生了一种“美丽黄鱼”,将七八两一条的黄鱼头尾切下炸好装盘,中间摆上用一条半黄鱼泥炸制的鱼排,温州人的精明、智慧、好面子尽可从中略窥一斑。甜品出现了哈士蟆,就连罐头也开始升级为“红毛丹”。
90年代特点排档盛行,鸡鸭退位
到了90年代,一批“先富起来的人”则渐渐有了“下馆子”的概念。五马街上出现了温州最早的大排档,盛极一时。 后来信河街大排档开始兴起。同时,一种介于酒店和饭摊排档之间的各式饭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仅人民路就有十几家,且生意火爆,座无虚席。 酒席上,鸡、鸭、蹄膀基本上退位,蝤蛑、河蟹开始流行,一般的餐桌上很难吃到黄鱼了,而被桂鱼等其他鱼类取而代之,甲鱼分成野生跟养殖两种。边盘也由四大盘变成了八小碟。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鱼翅、龙虾、鲍鱼等这些原本皇宫贵族的美肴开始为温州人所熟知,几十年前“压轴”的鱼皮早已招架不住,甲鱼、河鳗也因为饱受避孕药风波没人吃了。
21世纪初特点全民上酒店,微博美食风生水起
这几年,各大酒店的分岁酒、新年酒预订格外火爆,预示着温州“全民上酒店”时代的来临。与此同时,异域美食随处可见,意大利、西班牙、印度、泰国……只要你想到的国家,温州都有,至于正宗与否无人知晓。 与此同时,湖南、四川等外地美食也开始进军温州,水煮鱼、剁椒鱼头,温州人突然开始吃辣了。 2012年,随着微博的流行,微博美食迅速蹿红,之后却是步履艰难,一百多家微博美食只剩下半数不到,而剩下的,有不少都开了实体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