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咱都奔二十二世纪了,你看到英国的第一反应还只是绅士吗?!懂不懂社会是多元的,懂不懂每个社会中个体的差异,啊?!但…今天我得被迫老套一回,聊一下英国绅士是怎么养成的,话说消费也能帮你成为绅士,你信吗? 2011年,一个叫Brook的绅士做了个累到吐血的社会调查,他想比较欧洲各国在文化方面的公众参与度,在每个国家抽样了1000人专访,结果英国人和北欧人一齐并列文化消费的先锋队,先锋队平常干什么?他们去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和画廊,还看很多书。
不就是去图书馆看书吗!很多人天天去图书馆一呆一天不是吗?但文化消费的驱动剂是喜欢,不是功利,英国人看小说,看历史,不是真题和参考书。当然,这和社会氛围和朋友圈有关,从喜欢、厌烦、再到喜欢,我也是被不断同化的。 我脑海里一直存着一帧来自童年的画面,并在之后的岁月里不断重播:四年级的时候,周末爸妈有事出去,我一个人捧着本哈利波特躺在床上,从上午一直看 到天黑,直到看不清纸上的字为止。乍看像是书呆子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想起,我怀念的是那种完全沉浸在书里的感觉,那种身在床,想象已经漂到另一个世界的感 觉。 但是从高中开始,我的爱好就从书转移到了时尚杂志,好像每次看到书,它们就会自动变身成干巴巴的课本。从哲学(咳)的角度,我的人生目标已从精神转移到了物质;从社会学(咳咳)的角度,书的概念在我脑中已被污名化了。 但是,谢天谢地!马特出现了! 马特是个读书人,当年报本科专业的时候,他在俄语、德语和中文三大不同人生方向纠结,结果碰巧,或者说命中注定:他爸爸在圣诞节送了他一本中国作家 薛欣然的China Witness,这本书后来促使他选择了中文系(谢天谢地!)。他还读过莫言、沈从文,现在在看《茶馆》,常时栖居他旁边,我当然也想变得更有文化,也想 和他有更多共同话题,于是选了一本饱受好评的英文小说开始看,结果那种久违的感觉回来了!
我俩还不认识时马特就是爱看书的好孩子
从小听到的理论是:小说是闲书。小时候呆呆傻傻,不懂反驳,我现在想给那些人泡杯伯爵茶,真诚地握着他们的手说:看小说不只是看情节,从每个人物的 性格、生活经历、为人处世的方式,你都可以发现自己喜爱或鄙视的东西,适用在自己的生命里。像四年级的那个下午,我把霍格沃茨学生反抗乌姆里奇的章节读了 三遍,那种热血逼近沸点的感觉(理科生请包涵…)我现在还能体会。再说那本让我重新爱上阅读的Stoner,主人公Stoner出生在农家,和同事、家人 的关系都不理想,唯独愿为自己的职业——文学教授燃烧毕生的精力。很多书评说这本书读起来令人压抑,我觉得不,它让我看到个体的生命因为一个火星燃烧透 了,能散发如此巨大的能量。
让我一想起就满脑充血的乌姆里奇
2009年,英国Sussex大学的研究者先让一群小白鼠们的心跳和压力陡升,再给他们做一系列减压活动比较结果。结果显示读书可以减少68%的压 力,稳坐第一名。参与调查的认知神经学家David Lewis博士说,安静地阅读六分钟,心跳就会减慢,肌肉的紧张感也会减少。想想也是啊,压力山大又暴躁的男生还能算绅士吗?
看一眼立马觉得不焦虑了呢!我们一起来存作壁纸吧。
因为有崇尚文化的氛围,作家才会被景仰,而不是被当做”不赚钱的行当”,英国文化才能源源不断地输出到全球各地,通过这些古、近、现当代和阳春白雪 或下里巴人的作品影响一代又一代人。而他们的人民也因为这种熏陶,不断思考和反思,大部分人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而不像偶像剧粉需要 别人引导自己的人生。看书可以指引人生方向、减压,让你变成更好的自己,这样看来,变成绅士只是一个必然的副产品。 马特说: 如果英国所有的读书人都算是绅士,那为什么牛津大学就有那么多的**教授?为什么还有好多教授是脾气暴躁、毫无礼貌、衣着邋邋遢遢的呢? 读书能够提高你的文化程度,也能够帮你让自己的口味优雅一点,这两个特征都构成了“绅士”概念的一部分。但读书不大能做的,是影响到你为人处世之 道。说实在的,为人处世倒是绅士概念最重要的部分,因为”绅士”不是你能自称的头衔,而是社会赐给你的。你对别人不好,就不能做绅士。
绅士的人格特征具体是什么呢?
绅士的人格特征具体是什么呢?就是举止优雅、体贴周到、慷慨大方、衣着讲究、对女性友善。原来,绅士都来自英国社会的贵族层,因为只有贵族不必一天 到晚在田里干活,能利用空闲时间来埋头看书,加深自己的智慧,发展自己的品格;但现在,绅士的意思稍微含糊一点,包括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任何品格优美的男 人了。雅玲,很抱歉,我这个脾气坏、举止粗鲁、衣衫褴褛的书呆子,也不算是你脑海里的英国绅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