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查看: 1931|回复: 29

[好文共赏] 【真•天下无双系列】最后的大魔法师——牛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2 06: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真天下无双系列】最后的大魔法师——牛顿
自然和自然的法则隐藏在黑暗之中。
上帝说:让牛顿出世吧,
于是世界充满光明。
——牛顿墓志铭@亚历山大蒲柏
著名的科学史家李约瑟,曾经在他的煌煌巨著《中国科学技
术史》中提出过一个“李约瑟难题”:为什么从公元前到公元后十六世纪,中国
在文化艺术、 科学技术方面都远超欧洲?为什么以这种领先世界近乎一千年的经
验科学沉淀下,中国没能产生近代科学,反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诞生了近现
代科学,进而产生了工业革命,令西方第一次超过东方,带来人类文明史上天翻
地覆的变化?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也是学界多年以来一直辩论不绝
的热点。总的说来,这一问题的成因很多,也许从公元以前,当孔子和苏格拉底
分别引领文明走上不同的道路时,就在冥冥中注定了这一切;也许如果没有北方
游牧民族数千年来的侵扰,中国早就在宋代就开始了资本化和工业改革;也许是
唐代以来的科举制度,断绝了科技人员上升的希望,让天下的聪明人都宁可皓首
穷经,也不愿意去在奇技淫巧上动一点点脑筋……
有时候,我宁可相信事实并不是这么复杂。其实,细究西方
科技史的发展脉络就可以看到, 虽然文艺复兴以来的新思潮确实使的刚脱离中世
纪的欧洲开始在各个领域奋起直追,但一直到明代为止,东方在文化、经济、科
学等各个领域还是毫无疑问的碾压着西方诸国。随着航海时代的兴起,不少西方
的哲学和科学著作也纷纷传入东方,并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与学习。在明末官至
次相,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的徐光启,就亲自参与了《几何原本》的翻译出版,
并且深刻地意识到,这部著作中所蕴含的公理系统和逻辑思维,正是中国自古以
来的经验科学所欠缺的,其意义对中国极其巨大
“此书看起来非常隐晦,实际上非常明朗,因此能用它去看
透其他事物最隐晦的地方;看起来非常繁琐,实际上非常简单,因此能用他的简
单去简化最繁琐的事物;看起来非常难,其实非常容易,因此能用他的容易是困
难的事情容易化。这本书很有益处,可以使理学之人褪去他们浮躁的性情,锻炼
他们的心境;治理政事的人,学它可以提供给他们方法,启发他们的巧妙思想,
因此世上所有人都应当学。能精这书的人,没有一件事会难倒他,喜欢学这本书
的人,所有的书都可以学。”(徐光启,《几何原本导读》)
如果没有意外,没有天灾人祸,东西方按部就班的发展交流
下去的话, 其实很难说是哪一方最先跨进近代科学的大门。 也许西方会较为占优,
但中国的惊才绝艳之士自古多有,鹿死谁手,尚不可知。
不过这一次, 天命显然没有眷顾这个已经引领世界千余年的
帝国。公元 1643 年的东方,李自成自立为王,国号大顺;皇太极逝世,顺治皇
帝登基;大明在天灾人祸、内忧外患中风雨飘摇,走向最后的末路。但就在这一
年,西方的一个小岛上,却诞生了一个小男孩——艾萨克牛顿。这个因为早产而
极其瘦弱, “小的能装进马克杯里”的婴儿,将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聪慧的头脑,
是无可比拟的理性之光。正是这个小小的婴儿,一手将西方推进了科技的时代,
令西方成为主宰世界的力量。
牛顿出生在英格兰林肯郡的一个小庄园里, 父母都只是普通
人,就算往上追溯几代,也只是普通的泥腿子,没当过贵族,更没出过任何了不
起的人物。牛顿的生父在他没出生以前就去世了,他的母亲辛辛苦苦的抚养他几
年以后也改嫁给村里的牧师。牛顿很不喜欢他的继父,于是就没有和母亲一起住
到继父家里,而是跟着姥姥住在一起。
所幸,这时候的英国已经和一百年以前大不相同了。如果牛
顿再早个一两百年出生,那他有可能会在圈地运动中失去自己的土地,和其他村
民一样被残酷的早期资本主义丢进工厂,榨尽劳动力,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但随
着十五、十六世纪英国的发展,牛顿时期的英国已经通过外战确立了自己海上霸
主的地位,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殖民地、掠夺各种资源;通过宗教革命和一
场内战基本肃清了内部的矛盾,从一个君权至上、阶层固化的封建国家变为一个
多方权力平衡、充满动力的新资本主义帝国。总的来说,这时候的英国正处在快
速上升的时期,整个社会都洋溢着活力和希望。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像牛顿这样的普通人也能享受到更好的
生活。他得以进入村里的小学,并且在 12 岁时顺利进入了县城里的重点中学—
—格兰瑟姆国王中学就读。这个孩子因为家庭的变故而性格内向,身体瘦弱,在
学校常受人欺负。但需要再次辟谣的是,这个男孩头脑聪明,成绩很好,不像某
些名人科普中描述的小时候愚笨。他还有一双非常灵巧的手,最大的乐趣就是亲
手制作各种小模型和玩具,据说有一次他还做出来一架模型风车,可以用老鼠作
为动力,像真的风车一样转动。
就像很多从农村里出来的孩子一样, 牛顿也差一点被家里要
求退学回家。他十六岁那年,他的继父也去世了,于是他母亲就希望牛顿能放弃
读书,接好上一辈的班,做一名光荣的农民。中学生牛顿听从母亲的话,退学回
家,开始学着如何赶牛耕田、养家糊口。虽然他并不开心,但作为一名普通农民
家庭的孩子,又能怎么样呢?
所幸,牛顿遇到了一位很好的校长。国王中学的校长坚持认
为,这个聪明的孩子必然有远大的前程,不能就这么埋没在田间地头。校长多次
上门,拉上牛顿的舅舅一起做了大量工作,终于说服了牛顿的母亲。就这样,在
耽误了一年时间后,牛顿放下锄头回到了学校,并很快就以完美的成绩被推荐进
入剑桥大学就读。虽然牛顿负担不起学费,他在剑桥大学里必须里半工半读,为
学校打杂挣钱,但是能如愿来到英国的最高学府,还是让这个小伙子非常高兴。
在剑桥,牛顿接触到了以前从未想到、从未见到过的丰富世
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很快,学校所教授的那些从古希腊以来就几乎一成不变
的东西就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望了。他大量地阅读笛卡尔、伽利略、哥白尼等人
的新著作,并且用自己过人的头脑,开始对古希腊以来的自然科学知识进行整理
和总结——在那个年代,人类的知识还是很有限的,真正的聪明人确实可以凭借
天赋掌握一切人类已知的学识。不仅如此,他还对生活中所能遇到的每一种现象
都进行观察和思考——比如, 他和同学们在剑桥大学的集市上发现了一种好玩的
玻璃三棱镜,牛顿很快发现,这个不起眼的小玩意,居然能让通过它的光变成一
道彩虹!
这个现象不是第一次被发现,自从人们造出了三棱镜,就发
现了这东西的神奇作用。但在此之前,人们只是猜想在玻璃中是不是存在一些神
秘的物质或者特性,可以给光染上不同的颜色,而没有人去认真的研究。但牛顿
却认真地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用好几只三棱镜把一束阳光颠来倒去,玩弄的不
亦乐乎。
必须说明的是,在牛顿之前,从毕达哥拉斯直到伟大的笛卡
尔,没有几个学者像牛顿那样,将理论空想、动手实验和数学方法如此紧密地结
合在一起。大学者们往往是靠自己的超凡悟性,在空想中以纯理性的逻辑来思考
这个世界的本质;一些工匠甚至炼金术士空有丰富的实验经验,但却没有整理总
结的能力。一直到了伽利略等人,才切实地把试验和理论组合在一起,开始透过
繁复的自然现象,窥视到世界的本源和真实。
牛顿就是这一方法的集大成者。 很难说这个才二十岁的年轻
人是得到了先贤的启发还是纯凭自己的天才悟到了这一点,但是他从一开始,就
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为正确的科学研究三段式方法:
首先,根据已知现象进行实验,在实验中不断对现象进行抽
象和总结;
其次,根据实验结果,以数学为工具,推导出可以解释现象、
作出预测的普适理论;
最后,以针对性的实验,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和普适性。
这一方法是近现代科学真正的基础, 是这数百年来科学得以
不断加速发展的根本所在。 自然科学上的每一次突破, 都离不开这一方法的指导。
从此,科学研究不再神秘,也不再仅仅凭靠着天才们的灵光一闪前进,而是成为
了有规可循、有法可依,普通人都可以参与,都可以有所发现的活动。
将这种方法应用到研究中之后, 牛顿很快就在光的本质上取
得了很大突破。他第一次发现,白光原来不是一种单纯的光,而是各种色光的组
合。所谓的颜色,其实是物体吸收一部分色光、反射一部分色光的结果,并不是
物质本身的属性。他断言光是一种微粒,并一边亲自动手打磨玻璃镜片来验证自
己的理论,一边开始研究光的其他现象:反射、折射、以及更有趣的衍射。在他
研究的过程中,他觉得现有的数学工具已经满足不了他的需求,于是就开始设计
一种新的数学,这种数学要能够有效地去计算各种极限情况下的值,计算一条曲
线上任意一点的性质。
当牛顿快乐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时, 一场席卷英国的鼠疫
爆发了。剑桥大学被迫停课,牛顿也回到乡下躲避瘟疫。这一段农村隐居生活长
达两年,但对于牛顿来说,该学的知识他已经全部掌握了,这两年正好让他得以
不受任何打扰地对自己的思路进行整理和总结, 最终产生了一系列无与伦比的丰
硕成果。
在 1665 年到 1667 年,尤其是著名的 1666 年内,23 岁的牛
顿先后创立了微积分、光学、运动力学,为未来数学、物理学乃至一切自然科学
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科学史上,这一年被称为“奇迹年”,永远地载入
史册。
一个非常著名的小故事,是说他躺在家里的苹果树下睡觉,结果被一个苹果
糊在头上,砸出一个大包的同时,他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段子其实是
假的,因为牛顿自己从来没有提过这件事。这个故事最早是在他晚年快要去世的
时候,由他的一个朋友所写下来的,并且被好事者所发扬光大。在 1666 年,牛
顿肯定曾经躺在苹果树下睡过觉,但很多证据表明,那时候他已经开始考虑如何
将万有引力定律推广到宇宙星辰之间了,而不是还在考虑苹果为何下落。退一万
步说,得多么缺心眼的孩子,才跑去结满大苹果的树下睡觉啊!
1667 年,瘟疫过去,牛顿也重新回到剑桥,开始自己的研究
生生活。凭借他在数学和物理学方面的卓越才能,他很快就被任命为剑桥大学的
老师,出任剑桥刚设立不久的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这一席位本来是为了纪念剑
桥大学的赞助者卢卡斯,第一任教授就是牛顿的数学导师巴罗。但巴罗觉得自己
的学生牛顿在数学和物理学上的天赋远远超过自己,于是就主动辞职,将这一职
位让给自己年轻的爱徒。
从此,卢卡斯数学教授便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职之一。
从牛顿到霍金,出任这一职位的无不是世界上最为顶尖的数学和物理学家。能被
授予这一教席,也代表着科学界的最高认可和荣耀。
牛顿在这个教席上干了三十多年,在这期间,他陆续地整理
发表了自己的研究和理论——但并不总是很情愿。他习惯于孤独的思考探索,将
自己的研究成果束之高阁,也许对他来说,这些成果只是他随手计算就能得到的
结论,并不见得是多么珍贵的东西。
有个真实性很高的小故事就描述了这一点。有一天,另外几
个非常杰出的人物:哈雷(科学家,哈雷彗星的发现者)、胡克(科学家,细胞
的发现者)、雷恩(天文学家)在酒吧里发生了争执。事情的起因来自于哥白尼
等人的观测,人们已经大概知道,行星是以一种特殊的长圆形轨道围绕着太阳运
行,但谁也不清楚这是为什么。于是这三个人就打了一个赌,看谁能先解决这个
问题。
哈雷苦思良久,但是对怎么解决这问题还是完全没思路。于
是,他干脆来到剑桥,向牛顿请教这个问题。据记载,双方经过一番绅士间的客
套之后,哈雷就直接了当地问牛顿,行星的运动轨迹是什么样的?
牛顿马上回答:“根据平方反比定律,会是一个椭圆。”
哈雷大吃一惊,立刻追问牛顿是怎么知道的。牛顿并不觉得
这有什么值得惊讶的,他告诉哈雷,自己早就计算过这个问题了。
大喜过望的哈雷缠着牛顿,希望看到他的解答。牛顿在案头
的文件里翻了翻,发现找不到以前记录结果的那张纸了。于是哈雷催促牛顿,请
他再计算一次,把方法和结果告诉大家,牛顿答应了下来。
哈雷没有在第二天看到牛顿的结果。 他一直等到 1 年多以后
才看到,但他看到的却不是几页纸,而是一本厚重的手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
理》。由于这本书的名字比较长,所以很多时候人们用一个更简洁的名字来称呼
它:
《原理》
这部著作当得起这一个伟大的名字。在这本书里,牛顿将世
界上所有的运动现象浓缩在三条简短的运动定律中。这三条定律,再加上万有引
力定律,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无懈可击的世界。细小如光微粒,宏大如恒星与行
星,乃至这世间的一切,无不是按照这四个简单到极致的公式运转。这是第一次,
人类提出了一条具有普适性的自然定理,让自己的智慧超越于这个世界之上。
这样的事情,在人类的科学史乃至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果硬
要形容的话,就好像现在的人类,还在为着宇宙到底有多大多古老、宇宙中是否
有外星生命而想象争论;但第二天,你突然发现手机上多了一个应用,让你可以
清清楚楚地看到宇宙创生以来的每一个时刻, 看到亿万光年之外另一颗星球上外
星人的日常生活——整个世界,都对你毫无秘密可言。
这就是牛顿带给那个时代的感受。原理一出,立刻征服了每
一个有志于科学探索的人,无数的荣誉滚滚而来。在同时代其他的人眼中,牛顿
是比任何凡人都更接近于神的存在。或者说,他就是真理之神!
不过,这位真理之神并不像很多人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位和
蔼可亲,风度翩翩,对科学满腔热忱,诲人不倦的老爷爷。恰恰相反,这位名满
天下的科学巨擎,是个性格孤僻,离群索居,举止奇特的怪叔叔。他常常会突然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比如在床上发呆,从早晨直坐到下午;比如突然中断交谈
自顾自地开始思考,置访客于不顾。此外,他还会做出一些骇人听闻的举动,有
一次,他拿了一根长针从自己的眼睛侧面刺了进去,然后挤压自己的眼球,想看
看这样会不会影响眼睛看到的色彩……万幸他没有扎到自己的视神经, 否则他的
后半生就要像欧拉一样了。
不仅行为上古怪,他的思想其实也难以捉摸。虽然对科学做
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但他自从中年以后就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宗教和神秘学
研究上。他是某些隐秘宗教团体的成员,按照现在的研究,牛顿其实是一个异端
——他不相信三位一体(虽然他就任职于剑桥的三一学院,多么讽刺),不相信
耶稣是上帝之子,认为他只不过是个凡人而已。他是个一神论者,而且他心中的
上帝究竟是何种形象,我们不得而知。
他专注于炼金术,根据他遗留下的手稿记载,就算是他在编写《原理》的日
子里,他的主要日常依然都放在对炼金术和中世纪魔法的研究上。他独自进行了
大量炼金实验,积累下上百万字的炼金术实验记录。在他去世很多年后,他头发
中的水银含量还是正常人的数十倍。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牛顿的这种行为似乎是不可理喻的。但
如果结合当时的环境来看,这并不是不可理解。在那个年代,科学还只是萌芽,
大学里所教授的,除了古希腊流传来下的那些东西以外,就是各种各样的宗教和
神学。当时人类所能掌握的知识,本来就是文化混杂着宗教,魔法多过于科学,
所有东西都混在一起,不像如今这样界限分明。
这些知识中的自然科学,已经被牛顿研究的非常透彻了。他
一手建立了数学和物理的王国,在这座辉煌的殿堂中,万事万物都是可以测量,
可以计算,乃至可以预测的。这个恒久存在、运动不息的宇宙,也必然是由某一
刻被创造出来,并由一位主宰施加了最初的推动力。在牛顿的世界里,上帝是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2 06: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的,他创造世界、推动世界、并知晓任意一颗粒子在任何一瞬间的方向和速度。
上帝借此全知全能,但也要遵从原理的约束。
看穿了一切的牛顿, 很自然地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更加晦
涩难言的魔法一侧。他发明了微积分,然后用数学的工具来描绘神明的殿堂。他
发现了运动和光的定律,却用他们去寻找上帝的踪迹。他用理性摧毁了星辰的神
圣,却将科学研究的方法实施于末世预言的证明、贤者之石的创造,用准确、理
智、严密的手段分析最疯狂的想象。他就如同是独居在高塔之上的大魔法师,孜
孜不倦地探寻着这个世界的真理, 并且将所发现的每一条知识都谨慎小心地隐藏
起来——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不清楚牛顿都知道些什么,我们仅仅了解那些他所
公布出来的、并且给出了证明的东西。
在更多时候,牛顿仿佛并不是去发现东西,而是去验证他所
已知东西的真实性。凯恩斯,这位牛顿的崇拜者曾经买下了大量的牛顿手稿并加
以分析。他提到,牛顿一直到《原理》一书将要出版时,才证明了一个密度均匀
的球体等价于一个质量都集中在中心的质点这一定理。但在此之前很多年,牛顿
就一直将这一结论作为已证的定理来使用。在计算地球的引力时,牛顿直接给出
了地球质量的估算,他的估算值和后世科学家们耗尽心力测量出来的值相差无
几,没有迹象表明牛顿做过任何实验或测量。
虽然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开创者、最伟大的科学家、理性时代
的第一人,牛顿的心态和性格却与古典时代的贤者一样,忧虑而多疑,隐秘而遁
世。他将科学和魔法都装在一个宝箱里,看作自己高塔中的专属财富,不愿意他
人染指。他出版《原理》一书时,故意将内容写的非常晦涩难懂,希望能将外行
人拒之门外。他在和同行沟通数学物理问题的信件中满是密码和神秘的符号,就
像中世纪魔法师们的著作一般。
因为他的这种性格,在科学史上,他和莱布尼茨、和胡克等
人都发生过激烈的争执。他曾经与莱布尼茨争夺微积分的发明权,打了几十年的
口水仗。最后,牛顿担任会长的英国皇家学会宣布牛顿才是微积分的发明者(这
条结论还是牛顿自己亲笔写的)——当然,现在大家都接受的是莱布尼茨的微积
分符号,而不是牛顿的。他与胡克的争执主要是发生在引力定律对行星轨道的解
释上,胡克认为自己有很大的贡献,牛顿则表示这些成就都是自己作出的。在牛
顿的排挤下, 胡克的晚年颇为不顺, 据说唯一一幅保存在皇家学会的画像也被 “丢
失”了,以至于今天无人知道胡克到底长什么样。
当然,牛顿虽然性格上并不算高尚,但不代表他是情商很低的书呆子。他被
授予爵士,后来陆续担任了剑桥国王学院的院长,皇家造币厂厂长,英国皇家学
会会长等职。凭牛顿的头脑,虽然他只分了一小部分精力在这些公务上,但也取
得了非常出色的结果。以他担任造币厂厂长为例,他不仅有效地打击了当时英国
假币泛滥的风潮,而且主导了英国货币从银本位向金本位的变化,使英国的资本
实力大为增强。牛顿自己也同时进行了多笔成功的投资,晚年生活极其富裕。毫
不夸张的说,牛顿在他的年代,探索了人类知识的最远边界,做到了人类智慧所
能达到的最高极限。他不仅仅是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也是天文学家、金融学家、
神学家、历史学家、出色的律师、精明的投资者、能干的官员。我们在一些科普
作品中看到的传统科学家形象,只是牛顿的一个侧面而已。
他一直都是单身。据说他学生期间曾暗恋过房东的女儿,也
有人提到他和一位姑娘谈恋爱时又开始走神,拿姑娘的手指头去戳自己的烟斗,
结果自然是杯具。但是在牛顿自己和他周边朋友的记录中,牛顿应该是压根就没
有过恋爱甚至结婚的想法。他完全远离和忽视女性的存在,全部心思都集中在破
解世界之谜上——他成功了一半,另一半之所以没能成功,并非他的能力不足,
而是因为我们这个世界确实是没有魔法的。否则,这一神秘技艺也会被他用超凡
的天赋完全破解、彻底掌握,他一样会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魔法师。
1727 年 3 月 31 日,牛顿去世,英国为其举行国葬,他是第
一位安息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科学家。牛顿确实当得起这样的待遇,他为科学奠
定了基础,为理性时代揭开了大幕。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2 06: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理论被科学家们奉为圭臬二百年,一度
被视为万古不易的真理。直到人类接触到更宏观和更微观的世界时,牛顿的物理
才被颠覆,但依然是正常环境下的近似真理。即使是对手莱布尼茨,也称赞牛顿
对与数学的贡献比得上牛顿之前所有数学家的总和。而他提出的科学研究方法,
到了现在都是人类认识世界、征服世界的最有力逻辑工具。从此,科学的发展进
步如同洪流一般滔滔向前,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科技成为驱动文明发展的源
动力,在这股强大力量的推动下,西方第一次超越了东方,成为此后的五百年内
主导世界的势力。
在这一天,中世纪也落下了帷幕。那个充满剑与魔法、巫术
与巨龙的时代,随着最后一位大魔法师、大贤者的去世而结束。所有曾经存在的、
另一侧的奥秘都与这颗超凡的头脑一起被埋葬,自此,我们只能用严密的逻辑推
理来分析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人能够像牛顿、像数千年前古代的贤哲一样,通过
专注的心灵和纯粹的思考去洞悉世界的本质。
魔法的时代结束了,科学的时代开始了。
PS. 作为一名理工狗,拜一下本行的祖师爷。假如没有他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2 06: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科学的推动,假如现在我们依然停留在古代的科技水准上,不知道自己又会走
上一条什么样的路呢?会不会还在苦读四书五经, 为一个秀才的名额努力呢?想
想……也很带感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2 06:56: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坐在沙发上 看着你们念经


来自: 华人街iPhone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2 08: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昨天说给我看的是这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2 09:06: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油菜花姑娘 发表于 2015-6-12 09:29
你昨天说给我看的是这个?

二师兄早!

这是一个系列,很多内容。

但是我觉得这不会是你喜欢的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2 11:25: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诸子百家,墨家跟儒家是死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2 11:45: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了无痕 发表于 2015-6-12 12:25
诸子百家,墨家跟儒家是死敌啊?

那跟牛顿啥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2 11:58: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先开始奠基科学三段式的科学家是弗兰西斯-培根,然后哥白尼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地球中心论,推出了太阳为中心的理论,但是当时他的理论并没有受到重视,是伽利略重拾了这个理论然后将之发扬光大,牛顿之所以成为了这么伟大的人也是靠前人一点一滴的发现,科学就是这样在不断吸取经验而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2 12:00: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科学家名字的音译看得我也是蛮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2 12:16: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指间恒河沙 于 2015-6-12 13:28 编辑
civetta 发表于 2015-6-12 12:58
最先开始奠基科学三段式的科学家是弗兰西斯-培根,然后哥白尼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地球中心论,推出了太阳为 ...


这个系列的文章只是发给大家看看而已。

文中有些东西是带有作者个人见解和习惯的。

但是某些内容是很有启发性的。

另外哥白尼得到了牛顿的帮助这是不争的事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2 12:19: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指间恒河沙 于 2015-6-12 13:28 编辑
civetta 发表于 2015-6-12 12:58
最先开始奠基科学三段式的科学家是弗兰西斯-培根,然后哥白尼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地球中心论,推出了太阳为 ...


牛顿的伟大我们可以说他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这没错。

但不要忘记,是这个人带领当时的世界走近了一个新的篇章。

拉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

所以牛顿的伟大才会被人铭记。

当然我们现在也可以说起很多伟大的科学家。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牛顿在科学上的伟大贡献是不可掩盖和相提并论的。另外就是他所处的那个关键的时间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2 13:22: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指间恒河沙 发表于 2015-6-12 13:19
牛顿的伟大我们可以说他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这没错。

但不要忘记,是这个人带领当时的世界走近了一个新的篇 ...

我觉得作者把牛顿过于伟大化了,可能在物理方面爱因斯坦更有成就吧,当然我这是个人愚见,我在学校学到的一般都是理论,而科学史比较少学,对于这些伟大科学家的生平不是很清楚。
这篇文章的原作者是在微博上的吗?我想去膜拜一下他的其他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2 13:27: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指间恒河沙 发表于 2015-6-12 13:19
牛顿的伟大我们可以说他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这没错。

但不要忘记,是这个人带领当时的世界走近了一个新的篇 ...

我在学校学这些的时候,课本似乎把伽利略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因为毕竟是他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础。不过这也有可能是因为我在意大利读书,伽利略是意大利人,所以科学方面老师比较注重他的成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7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1, 2024-12-22 07:49 , Processed in 0.070446 second(s), Total 7, Slave 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