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末代华侨 于 2015-11-12 10:45 编辑
说实话,让我一个从未去过普拉多,更没有接触过纺织业的人来谈这样一个话题也许没什么资格,不过最近却陷入了一种莫名的忧虑,也就斗胆随便说几句吧。
谈到“剥削”这个词,可能有很多人会觉得意大利或是西方媒体不了解华人企业的实际情况,报道有些夸大。会说什么“都是你情我愿啊”,“工人比老板赚的还多啊”等等。这些媒体真的不了解华人的心态?真的不了解海外华人企业为什么能“顽强”的生存和发展?那也未免太小看媒体的实力了。其实根本上还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
要谈角度问题,先把话题扯远点,说说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两个阶段: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
简单来说,福特主义就是流水线生产。即把一个商品的生产过程分解,按纵向的一条线排列,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由工人和机器配合完成。优点是产能高,节约成本。缺点是产品单一,工人的劳动机械化,劳资关系紧张,工人缺乏话语权。在1970年之前,资本主义国家基本都是这么玩的。之后由于问题缺点的逐渐暴露,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转型,经历了什么“丰田主义”“沃尔沃主义”再到“后福特主义”大概是这么个路子吧。基本上就是福特主义的改进型,大批量改成小批量,注重个性,提高人权成本。
举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富士康13跳。这事闹的比较大,大家都应该知道吧。说原因肯定也有个人的因素,主要因素套用一句比较流行的话“这一定是体制问题”,反正“血汗工厂”这个帽子富士康是戴上了,想摘,也不是那么容易啊。所以后来许多国外的一些知名企业到中国找代工或者建厂,都要对企业的人权成本提点儿要求,并且会定期观察。
富士康是不是跟普拉多纺织业或者是华人从事的其他行业比较像?低人权成本嘛。不光是工资多少的问题,还有工人的工作环境,工作时间,是不是会因为工作影响家庭幸福,心理压力有没有疏导渠道等等。这个问题上,我们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原因在于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就是玩“福特主义”,现在到了转型期,并且人权这个话题,基本上不提,老百姓没什么认识或者认识只停留在字面意思。福特主义这是西方国家走过的路,并且是抛弃的路。我们现在跑到人家地盘来搞这一套,人家能愿意么?说我们“剥削”对他们来说讲,难道不是合情合理么?
普拉多的华人纺织业在20年时间由几十名华人发展到现在的5000多家企业,5万左右华人,我们自己看,可能会觉得很了不起。勤劳,能吃苦固然是很重要的原因,但也别忘了外部的条件,那就是欧盟自贸区的成立,也加速了华人企业的扩张。
我们要看的不仅是华人取得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要看别人用什么眼光来看待普拉多模式(或者可以说“温州模式”)。一些人应该看过日本NHK拍摄的一部记录片《意大利品牌中国人造》,NHK为什么要跑到普拉多来拍这个?没什么可拍的了?还是说真的认为中国人很了不起了?还有国外的其他媒体也经常报道普拉多。为什么?我认为答案是“恐惧”!。因为这种模式已经或者可能会威胁到他们的利益,会让他们的产品失去竞争力,而且是从他们国家的内部。他们的报道也好,拍摄也好,是一种担忧的表现,不然日本干嘛大老远跑过来拍一部看似和他没有多大关系的纪录片。
谈到发展问题,我们就要看看这种模式还有多少发展空间。依我看,已经到极限了,不转型就是死路一条。可能这话说的有点绝对,下面我试着给出我的理由。
1、世界格局处于动荡期。美国衰落,中国崛起,美俄在中东对抗,中美在南海隔空过招,欧盟左右为难,东怕乌克兰问题与俄罗斯冷战,南正面临难民潮的冲击,内部又被债务危机缠绕。这是时代背景,注定不会太平了,下一步就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问题会不会浮出水面,实际上已经出问题了,只不过西方媒体一直压着,报道很少,要是把阿以问题再捅出来,那欧盟基本就哭了,难民潮还会持续。这是时代的大背景,注定短期依然动荡,再看到哪哪哪掉个飞机,不用奇怪,正常现象。
2、意大利公共债务问题。这个基本属于顽疾,想治,也不会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党派太多,相互制约。不过基本的路子可以从过去的经验找,比如选举法改革,让意大利的政党向两翼化发展,增强政府职能,这个好像已经通过了?忘了;削减公共开支,现在邮局的自动提款机里打出的收据已经变成小纸了;养老金改革,福利太好了啊,门槛又低,蒙蒂政府的时候就开始改了吧;加税!这个和我们关系最大,以前就经常干这些事啊,比如92年加个房产和银行存款的非常规税啊,97年加个个税里面的欧洲税啊,今年不是又说要弄个空调税么?花样繁多啊。这几年的失业率已经创了197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了吧?年轻人的失业率在40%多,中国人还抢饭碗,怨气能不大么?往谁身上撒?你猜。
3、华人商业生态不健康。前面说的都是外部压力,再说说华人企业自身的问题。偷税漏税,少报工,作帐往低了做,超长的营业时间,环境卫生差,低人权成本,钱不敢存银行,喜欢带现金等等等吧。这些问题要么会导致挨罚,要么会导致挨偷挨抢,不用觉得冤,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还有行业种类有限,企业又裂变式的增长,把本来就已经饱和或接近饱和的市场从内部不断挤压。
现在要考虑的并不是普拉多市会不会治理华人企业的问题,而是用什么方式治理,用多少时间治理,这是战术问题,已经不是什么战略抉择的问题了。要说阻碍治理的理由无非是两个,一个是税收来源,一个是给中国国内市场面子。
这几天方济各一去,又把火灾的事翻出来,媒体又跟进报道,为什么?舆论准备啊,为民意基础做准备啊。下一步要么是等突发性事件的出现,要么突击检查,都有合法性,你又能说出什么来?年底了嘛,谁不想过个好年?当然了,波及范围大也应该大不到哪去,毕竟还要考虑到财政收入的问题,不过再发生影响比较恶劣的事件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正常的思路应该是先小后大,先问题多的后问题少的,先无背景后有背景,打的同时也要扶,打一批中国人,扶一批意大利人,打打扶扶,扶扶打打,总之过程会比较漫长。其实这也是通过外部压力迫使华人企业向意大利式的经营生产模式转型。如果再加点阴谋论的调儿调儿进来,比如媒体没事的时候多播点华人企业被偷被抢的新闻啊,说什么搜出了数额巨大且“来路不明”的现金啊什么的,诱导移民犯罪,然后查企业抓罪犯,两全其美。
说的可能有点吓人了,但是我认为发生的概率在增加,不光是普拉多一个城市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只要是海外华人聚集的城市,只要是华人从事的行业威胁到了所在国支柱产业(服装时尚就是意大利4A部门之一),同样都会思考对付华人企业的方法。
如果上述的情况可能在将来的某个时刻发生,那么就迫使着华人企业必须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至于怎么转,我不清楚,但是思路应该是向意大利化、正规化、集团化方向走,转变传统的家庭式经营模式。当然了,转型都是痛苦的,一定会淘汰掉一批人,但是从华人社会的角度考虑,这也不是坏事。
被迫式转型不是那么容易,过程会很漫长,对一般的小业主来说也是难以完成的,而且华人社会又缺乏一个像党妈一样的强力组织,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是作为意大利华人社会的领军行业,普拉多的纺织行业的老板们也该多考虑考虑这些问题了,往小了说,是涉及你们的自身利益,往大了说,华人企业转型能否成功,直接会影响整个华人社会的形象和未来发展趋势。毕竟整个华人社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弊端,以及华人这个整体能否真正融入意大利社会都与此有错综复杂的关联。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商会,也该改变了。作为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润滑剂,商会在华人社会中本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数量多,小圈子化,非专业化,机构臃肿,提供服务不明确,靠喝酒吃饭交流信息,无法将手中资源向下分享,小企业、非会员找不到发声渠道,以这样的现状还能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么?对比一下国外的商会和意大利华人商会,一下就可以看出差别。一路一带是让中国的资本和企业走出去,走出去之后就会面临与当地政府沟通的问题,需要了解当地的文化宗教生活习惯产业分布消费习惯等方方面面的信息,这本该是商会的职能,但是现有商会具备么?在不具备的情况下,国内的企业面临三种选择,一是与现有华人商会合作,二是与该国商会合作,三是自立门户。中国大概是在2003年设立了海外商会,由前发改委人员担任会长,但是具有中国官方背景的机构在海外一般都会遭到抵触(比如孔子学院,本来是作为中国软实力提升的工具,但是现在看效果有限,而且还有被关闭的情况,好像是在美国吧)。这种情况其实给海外现有商会留下了生存空间,但是由于自身存在的短板太多,也只能发挥有限的作用。所以未来商会应该向一体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如果错过机遇,等国内企业走出来自立门户,现有商会将被逐步取代,在当地政府的影响力也会下降,进而可能会损害现有会员的切身利益。
好了,就写这些了,以上都是个人观点,杞人忧天也罢,危言耸听也罢。随便看看就行了。
编辑配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