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蒙马特山圣伯多禄堂 St Pierre de Montmartre 建于1134-1147,经多次复修 建筑风格:12世纪罗马式及早期歌德式 15世纪后期歌德式(英法百年战争后曾作过大维修) 现属巴黎总主教区蒙马特本堂,仍有宗教活动
蒙马特山顶高大的白教堂(耶稣圣心堂)最为游客所认识,那是在20世纪初建成的;比它早八世纪的圣伯多禄堂却静静地陪伴在大教堂的侧面。它与拉丁区的St. Germain des Près同是巴黎最早建成的修院教堂;自1686年,修院搬到山脚,它成为堂区教堂,属巴黎教区。
斩头后的圣丹尼主教像
蒙马特Montmartre,包含山(Mont)和致命者(Martre)两字。相传有位名为丹尼(Denis)的意大利人,跟其他四名主教被派到高卢(法国)传教,他和两位同行者在蒙马特被斩头,当时的罗马帝国仍不能容那被视为颠覆者所创的天主教,早期的圣人多是致命成圣的。传说圣丹尼被斩后仍能捧着自己的头继续行走,那是民间流行的传说神迹。这“神迹”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梵蒂冈第二大公会议已被取消。
教堂正门向西
在罗马帝国崩溃后(公元476年),天主教渐成西方社会的精神及俗世事务的领袖。到公元1000年之后,天主教势力真是无所不在,人民的生老病死都得受教会干涉。那是中世纪教会的极盛年代,各地兴建修院本堂及大主教府。大学也在这时期在各大城市出现。
教堂内 朝东望
蒙马特山区老是有许多游客,教堂附近的画家村更是人声鼎沸,但只要一进入这小教堂,立刻是另一天地,朝东看到彩色玻璃窗,周围有不打扰人的圣人像,在没有宗教活动时,显得特别安静,那是我在蒙马特最喜欢到的地方,坐在椅上,什么都不做,什么也不想,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1534年圣母升天(8月15日)那天,西班牙人依纳爵连同六位巴黎大学神学同学在此发愿,创立耶稣会,该会积极于高等教育,通过教育对抗新教的蔓延。到新大陆,到远东传教。我们比较熟悉的意大利人利玛窦就是首批来华传教的表表者。通过耶稣会士的译介,西方开始认识我们的孔夫子。东西文化开始有所接触。耶稣会在明朝万历年间已在澳门等待传教机会,建圣保禄大学,留下澳门的大三巴,那是葡文圣保禄的音译。带团时我经常提议团友去将这些历史符号拉在一起品味,回忆人文历史的痕迹,也许可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包容与尊重。
作者:白水
作者介绍
白水(1948-)广东南海人,澳门出生,香港长大。罗富国教育学院毕业后到中大崇基学院读哲学,1977年毕业后获法国政府奖学金到巴黎学习,修读新闻从业员课程、翻译、哲学(美学)。一直停居巴黎。他的名片上自我介绍:西洋文化史.博物馆讲解员。
[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