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温州东海网讯,五马街自古商业繁华、店铺云集,这里聚集着不少百年老店,在这条街的中段有一家百年老店“金三益”。“金三益”建于1859年,是“中华老字号”, “金三益”绸布庄被温州人誉为“金字招牌立地”的商店。 “金三益”的创办人是浙江湖州吴兴县南浔镇姓金的三兄弟,老大叫金绪宝。他们原先是在江西南昌跑单帮。在清朝太平天国时期,金绪宝三兄弟来到温州。他们发现温州的瓯绸很是出色,当时温州鼓楼北侧五马新街上有一间瓯绸作坊叫“严日顺”很出名。 “严日顺”坊主对瓯绸原料很是讲究,喜欢用湖州上等蚕丝,于是很有生意头脑的金绪宝三兄弟就定居温州跑单帮。 他们从湖州、杭州等地进购上等蚕丝原料供应给“严日顺”,同时将“严日顺”出产的瓯绸带往湖州、杭州等地销售。由于当时瓯绸织工精细,品质优良,深受外地市场欢迎,三兄弟两头得利,收入颇丰。 公元1859年,金绪宝三兄弟合资6000银元在鼓楼街开了一家绸缎庄叫“金同益”,专门将杭州、湖州、苏州等地的绸缎运到温州来卖。店一开张生意就很红火。不过当时鼓楼街的金同益店面不大,经营规模较小,为了进一步扩大经营,几年后金绪宝在五马街买下店房五间,扩大门面,增加呢绒、棉布的经营,将金同益搬迁至此并更名叫“金三益”,寓意三兄弟都得益。
《温州第一街五马街》作者 叶荣标 金三益在五马街的店面店门是石窟门,石窟门里面是5间店面。门口是一个门台,走进去以后,台阶是一个天井,台阶迈上去,是一个殿堂,殿堂是相当大。殿堂再进去里面还有两间。一个是他们员工住的,另外一个是会客间。 到民国时期,“金三益”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绸布号大户。那时候,在温州要买到正宗的湖州绸缎,非金三益莫属。顾客们称“金三益”为金字招牌,并不是说招牌上金贴的厚,而是指它的口碑。顾客如果是想买绸缎之类的衣料,大都认为向金三益买最可靠,货真价实不用讨价还价。 民国时,民间流行一句顺口溜:头顶东桂芳(知名帽号),脚踏余顺康(知名鞋号),身着金三益(绸布庄)。”足见金三益的声誉显著。 《温州第一街五马街》作者 叶荣标 当时有人说,金三益的资金是用不完的。他还买了很多房产,国货公司就是他的房产。还有太平洋钟表店。这是他的房产,他还在上海的商店、银行都有入股。甚至老百姓愿意存钱到金三益,实际上它不是银行,但群众对它信任。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金三益 新中国建立后,金三益被批准成为国营花纱布公司首批经销户之一,以经营棉布为主,同时保持原来的绸缎经营项目,不过那时候金三益的生意已经大不如前,而且那时候是计划经济顾客上门卖布都是凭票购买。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金三益 温州市民俗学会会长 金文平 旧时,老百姓是布匹买过来,再找裁缝做衣服。温州人以前订婚、结婚送来送去,都是说送多少匹的布料。布料的使用率很高,现在大家去买衣服都是直接买成品。特地去布买过来做衣服,这个环节少掉了,买布的人就越来越少。布店开在那儿顾客没有了,生意没办法经营下去,慢慢冷淡,就不开布店了,金三益(绸缎庄)也就没了,但是他的招牌还在。
时过境迁,虽然“金三益”的金字招牌如今依然挂在五马街的大楼上,但却早已物是人非。 “金三益”金字招牌所承载的辉煌,也只能从老温州人的记忆中去寻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