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查看: 2159|回复: 3

[闲谈] 法国华人三百年》纪事连载八:迟到九十年的茫茫拜祭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6 11:37:04 | 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zcs2.jpg


迟到九十年的茫茫拜祭之路 一战老华工后代的故事

2008年11日10日,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九十周年终战纪念日的前一个晚上,法国华侨华人会特邀来之中国与法国的老华工后裔,举办“法国一战华工光辉历程座谈会”,共同缅怀华工前辈为一战做出的贡献。来之山东的老华工后裔程玲女士一家和来之塞纳省的张瑞哈一家,和前来参加座谈会的侨领,共同怀念前辈的业绩,并讲述他们一家的故事。

老华工毕粹德孙女程玲女士饱含深情地说:这条茫茫寻亲之路,走得非常辛苦,九十年的风风雨雨,跨越两个世纪,他的父亲没有等到这一天,带着未了的心愿,遗憾地离开了人间。现在经过三代人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才得以实现。我的心情非常激动,一家人终于能在祖父墓地,亲自祭拜我的祖父,也可告慰父亲在天之灵,尽了一份做子孙的责任。

程玲的爷爷毕粹德,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市牛泉镇上裕村,1917年招募到法国当华工,从此就再也没有回来。她的父亲毕于章刚刚2岁,从此就天隔一方。抗战时期,毕于章参加了武工队,由于战争年代工作的需要,化名程之光,后来就一直使用这个名字。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山东济南粮食局局长等职务,离休干部。1990年去世前,叮嘱后代继续寻找他父亲的安息之地。此情此景,多年来一直萦绕心头。

关于程玲爷爷的信息,知道的太少了,听回来的老华工说,在一战结束后,清理战场时不幸遇难。唯一的证物就是一枚由她爷爷同乡带回来的铜质纪念章。纪念章的正面写着1914—1918,一个裸体骑士,手里拿着一把战刀;反面的中间是乔冶五世的头像,和一圈英文字母。圆圈边上有号码,编号是97237,和英文字母(CHINESE.L.O.),这就是唯一的线索,多年来苦苦追寻,没有结果。

据《欧战华工风云录》作者李俊卿著,在历史回忆中介绍:毕粹德为户部尚书毕自严之后,迁居莱芜上裕,曾熟读“万卷楼”藏本《孙子兵法》,为人很有胆识。在法其间有一次扎营,他向华工营总管马格里建议,扎营不当,会遭到敌军打击,应速转移,夜间前址果遭炮击轰炸,使华工逃过一劫。


zcs3.jpg


一战结束后,1919年1月18日,巴黎召开战胜国的“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却受到极不公平的待遇。到了4月3日,法国的华侨华人留学生、老华工终于忍不可忍,终于走到一起走上街头示威,同时游行的队伍到开到“巴黎和会”的地址,凡尔赛宫前示威。为了给中国驻法和会代表团施压,毕粹德准备一把手枪并附一张字条上写“苟签名承诺日本之要求,即以此枪自裁,否则吾辈必置尔于死地。”赠送给代表团团长陆征祥。后来陆征祥挂冠不知去向。接任者顾维钧,面对列强,最后以拒签,表达他高尚的民族主义情操。4月30日《巴黎和会》,裁决由日本人接管山东,消息传到国内,舆论哗然,而导致后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2001年,程玲的女儿王梓怡到英国念书,寻找到英法盟军战后墓地委员会,经过多次沟通,对方提供了华工受难者墓地的资料,通过号码查核,知道埋葬在法国。

2007年,山东省侨办委托法国华侨华人会协助寻找,在林加者先生的热心帮助下,确定了墓地的位置,在索姆省,一何叫博朗古的小村庄(BEAULENCOUR)。

墓地在一片空旷的草地之中,这里共安息着100多名来之各国的劳工,其中有14名来之中国的劳工。十四个墓碑,分成二排,随行的齐鲁文化协会会长江敬世,终于找到一块编号为97237的无名墓碑,卒于1919年9月27日。


九十年的历程!九十年的思念!一起涌上心头!程玲一家拿出从家乡带来的酒菜,焚香跪拜叩头,泪如雨下,悲喜交集,呐呐自语……。

zcs4.jpg


来之法国的张瑞哈,是已有过世的老华工张长松的第10个孩子。他用法语介绍说:一战结束之后,他父亲选择留在法国,与他的母亲结婚。在马希纳煤矿工作,并居住在煤矿提供的住房,生儿育女,过着平静的生活。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又成了战场。1944年,法国抵抗组织在马希纳煤矿招募战士。张长松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当时组织者看到这位47岁的报名者,还要养活一家老少,拒绝了他的申请。最后大概是组织者被他的精神所感染,还同意带上他年仅16岁的二儿子罗热,一起从军,父子二人成了这支部队里闻名的,年龄最大和最小的“父子兵”。今年年届82岁的罗热,对部队的生活深有感情,至今还担任

省退伍军人协会的副会长职务,继续为老兵服务。张瑞哈本人也加入过法国军队,参加过阿尔及利亚战争,作为工程兵,被派往撒哈拉沙漠地区服务,铺路架桥。他的儿子奥利维耶,作为保卫航空枢纽的精英部队战士,上世纪九十年代,被派到非洲乍得执行任务。数年前,张瑞哈应邀前往山东威海市,参加当地举办的纪念老华工活动。一个月前当瑞哈知道山东老华工后代程玲一家,找到她爷爷的墓地,要到法国祭拜,就自告奋勇写信给法国退伍军人部及前总理拉法兰,他以全家老兵的身份,希望政府尽快批准华工后代赴法的签证。数周后,得到法国内政部、外交部的回信。同时尽速通知程玲全家到法国驻中国大使馆办理签证,终于在一战胜利九十周年纪念日之前,程玲全家三人到达法国。


张长松,江苏省江浦人(今属江苏淮安),三岁丧父,后母亲改嫁与继父过日,一战时招募劳工到法兰西。1917年6月19日,张长松与7位同乡从上海坐船出发,经过52天的海上航行,8月11日到达马赛港口。被分配到法国伊夫林省、圣奥诺市。该市有塞纳河和瓦兹河围绕,前面有铁路通过,是法国主要的交通要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重要的军事物资集散地。张长松和同乡在这里当搬运工,一直干到战争结束。

zcs.jpg


由于当年到法国的华工,合约为五年,当战争结束后,继续做战场清理工作,包括拆除未爆炸弹等等非常危险的工作。法国的华工,在合约结束后,大多数选择回国。当时在马希纳煤矿共有300名华工在那里工作,最后留下来只有二三十人。张长松在煤矿工作时,认识年方16岁的清洁工,法国姑娘路易丝,这位大眼睛美丽的少女,工作勤劳很讨人喜欢。他们相遇,最终在法国建立家庭。婚后决定继续在煤矿工作,是因为这里条件较好,为矿工提供住房。他们夫妇在这里生儿育女,共有6男5女11个孩子。生活虽然清苦,但是夫妇同心,家庭生活过得很温馨。张长松在煤矿,一干32年,直到退休。去世后也长眠于此。

法国华侨华人会主席陈胜武介织说:该会与老华工渊源颇深,早在1964年筹备创会时,山东籍的老华工王奉先就是本会的倡议人和创会人之一。他表示回顾历史,缅怀前辈,是希望中法的传统友谊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盟军在中国招募十四万多劳工,通过中介机构“惠民公司”和中国北洋政府协商,成立专门招募机构。分别在天津、浦江、青岛和香港设有办事处。招募和运送华工,合同一般五年。他们在英法战区从事修筑公路、架设桥梁、挖掘战壕、装卸弹药、救护伤员、掩埋尸体等繁重的体力工作。病累致死,或在德军炮弹下丧生及失踪者有两万多人。有11多万
人返回中国,有3千多人定居法国,在巴黎里昂火车站附近形成了第一个华人聚居区。


缅怀历史,挖掘尘封的历史,拙作《法国华人寻踪》有更多的描述。老华工的历史挖掘,多年来,在法国“华裔融入法国促进会”和旅法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老华工的历史功绩终于得到承认。

1988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法国政府给两位老华工吕虎臣和曾广培颁发荣誉军团勋章。同时在里昂火车站附近,克雷蒂安德.特络瓦耶街16号镶嵌一块纪念铜牌。1998年,法国政府在巴黎13区博德古尔公园内竖立一块大理石中法文纪念碑:“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捐驱的中国劳工和战士”。

老华工的历史功绩得到了公正的评价,他为法国华人子子孙孙留下了集体的记忆。今天老华工的后代,又从中法两国走到一起,携起手来,成为联系的又一条纽带,为中法友谊的传奇再度挥写辉煌。

叶星球2008年岁末于巴黎四区千星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6 12:52:38 | 看全部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7 09:51:32 | 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0 00:43:31 | 看全部
缅怀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8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1, 2025-2-5 10:54 , Processed in 0.069575 second(s), Total 12, Slave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