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黄沙,还有地中海的美景交织在一起,这是三个年轻人逐梦的地方。在阿尔及利亚,他们有苦有乐,除了思念家乡之外,更多的是对这份特别经历的价值认同。
。
采访组与中冶建工部分重庆籍员工。
烈日、黄沙,还有地中海的美景交织在一起,这是三个年轻人逐梦的地方。在阿尔及利亚,他们有苦有乐,除了思念家乡之外,更多的是对这份特别经历的价值认同。
思念
每天跑山上给家人打电话
说来也不怕大家笑话,每到阿尔及利亚时间下午2点左右,邓超总爱往山上跑。不为别的,他只是想找个信号好一点的地方,往家里打一通视频电话。
邓超是九龙坡人,现任中冶建工集团海外工程分公司总经济师。平时,他要负责协调公司在阿尔及利亚的多个项目,因而总是在项目之间奔波。
在邓超看来,每天往家里打电话,是对家乡的思念,也是对爱情的坚守。他说,以前不管自己在哪里出差,每天总是会给妻子打电话,多年来已经成习惯。如果超过了下午2点,国内是晚上,妻子可能就睡了。
虽然条件差一些,但总有办法解决,这也是苦中带甜的。
邓超介绍,公司在阿的在建项目共有10个,基本总包了当地的社会保障住房项目,已累计完成了10000多套住房。
邓超说,中冶建工2009年来到阿尔及利亚耕耘,已经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自己也将为这份特别的工作经历而全力以赴。
适应
为同事做火锅改变客户工作习惯
做财务不仅要跟公司员工打交道,更要跟客户打交道。虽然2015年才来到阿尔及利亚工作,但刘智慧已经成了业务熟、人缘好的“后勤部长”。
刘智慧是沙坪坝人,现任中冶建工集团海外工程分公司计划财务部部长。他刚来阿尔及利亚时,为了跟重庆、阿尔及利亚同事们更好地相处,他便常常为大家做些家乡菜、火锅。久而久之,便有了“后勤部长”之说。
在对外工作上,如今刘智慧也已经理顺。此前,他在对接财务工作上并不顺利。他说,通常来讲,在国内临时对接工作的话只需要一个电话;但到了阿尔及利亚需要通过秘书找到本人,再约地点,到了下班时间对方还不接电话。
入乡随俗,为了更好地有效工作,刘智慧必须要想办法。他增加了拜访业主单位的次数,向对方讲明两国时差等问题,关键是建立了有效的工作机制。
在财务工作对接上,他会提前一周进行规划,定期约见业主,争取获得对方的理解。遇到紧急的工作对接,对方也能够及时处理,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挑战
他在撒哈拉沙漠一干就是三年
室外温度60℃,在撒哈拉沙漠旅游已经是一种极限的体验,更别说是工作。 AZAZGA1000套住房项目就位于撒哈拉沙漠,这是当地的旅游配套项目,黄天龙在这里一干就是3年。
黄天龙是大渡口人,现任中冶建工集团海外工程分公司翻译。同时,他还是AZAZGA1000套住房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如今项目已经基本完工。
回忆起工作条件,黄天龙这样形容:一天要换几次衣服,耐高温的沙漠空调是不能关的,一天工作下来皮肤上都是盐……
在项目上,大家除了工作之外,就是在室内“大眼瞪小眼”,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而且,网络信号差,想打个视频电话都困难。
虽然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英语专业,但现在黄天龙已经会说一些法语和阿拉伯语,与当地人交流基本没有障碍。这都是他工作之余,主动通过影音资料、书籍学习所获,也是在项目上消磨时间的好方法。
回望3年多逐梦异国之旅,皮肤黝黑的黄天龙说,这样的经历很特别,在撒哈拉沙漠做项目的这三年是人生中的宝贵财富,未来面对再大的困难和挑战,他也充满信心。
文/图 重庆晨报记者 陈翔
■人物
邓超、刘智慧、黄天龙,这三名80后是中冶建工集团海外工程分公司重庆籍员工。他们代表重庆、更代表国家耕耘在阿尔及利亚,为当地的社会保障住房添砖加瓦。如今,经过该公司员工们的奋斗,累计已为当地建成上万套住房。
■声音
想家是必然的,我们在阿尔及利亚奋斗、成长,这里也成了我们的另一个家乡。
■对话
重庆晨报:除了项目还给阿尔及利亚带来了什么?
邓超:除了中冶建工以外,还有几家国有的大型建筑企业也在当地做一些项目。项目本身就是帮助当地建设嘛,此外就是给当地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比如财务、施工、司机等。
重庆晨报:当地人对中国人、重庆人的印象怎么样?
黄天龙:在阿尔及利亚连小孩都会用中文说“你好”,可见中国人在当地还是非常受认可的。公司里的阿尔及利亚籍员工普遍喜欢重庆的食物,就连项目附近的小超市都可以记账,他们喜欢重庆人的诚信、耿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