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查看: 1161|回复: 0

[奥国杂谈] 奥地利作家伊尔莎·艾兴格去世 生前被誉为“女卡夫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4 14: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88afa5cf115d71c_size352_w542_h381.png
伊尔莎·艾兴格
凤凰文化讯 据德国明镜周刊,被誉为“女卡夫卡”的奥地利女作家伊尔莎·艾兴格已于当地时间11月11号去世,享年95岁。代表作《第四道门》、《更大的希望》。
伊尔莎•艾兴格,奥地利著名女作家、诗人、剧作家,奥地利现当代文学最重要的四位女作家之一(另外三位是I. 巴赫曼、F. 迈吕克、E. 耶利内克),德语战后文学杰出代表,曾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尽管艾兴格近年来几乎已经不再有新作面世,作品数量也不多,却不影响她在20世纪德语文坛的重要地位。艾兴格是奥地利文坛公认的“女卡夫卡”(特别是因为她极具卡夫卡风格的中短篇),而且是奥地利战后文学的先驱者之一,她的《第四道门》(Das vierte Tor, 1945)是奥地利文学史上第一篇描述纳粹集中营世界的文学作品。此外艾兴格的语言创新与先锋的叙述手法直到现在仍被许多作家、评论家视为圭臬。
83790d3f21295fe_size99_w399_h274.png
赫尔嘉与伊尔莎·艾兴格
伊尔莎•艾兴格1921年出生在维也纳一个犹太裔家庭,父亲是教师,母亲是医生,伊尔莎还有一个双胞胎妹妹赫尔嘉。随着纳粹势力的扩张,伊尔莎的父亲决定和犹太裔妻子离婚以保全自己,婚姻破裂后母亲带着两个孩子从林茨返回维也纳生活,在此期间伊尔莎主要住在犹太裔外祖母家或教会学校里。1938年,奥地利和纳粹德国合并,一家人面临着被跟踪和被迫害的危险。赫尔嘉此前已前往英国,伊尔莎和母亲、外祖母却因为战争爆发而被迫隐姓埋名继续住在维也纳。伊尔莎的生活完全与公众隔绝,维也纳的大学拒绝接受带有犹太血统的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她的家庭更是时时受到盖世太保的监视与骚扰。1942年,她的外祖母和姨妈被送往明斯克附近的一个灭绝营,从此再无音讯。这段时间的生活经历对艾兴格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长篇小说《更大的希望》(Die größere Hoffnung, 1948)中很多情节都源自这段人生经历。
1945年战争结束后伊尔莎•艾兴格开始在大学里学习医学,后为了完成长篇小说《更大的希望》而弃医从文,把全部精力投入创作。1948年《更大的希望》发表,小说放弃了传统的叙述视角,用碎片化手法展现了纳粹德国时期犹太裔孩子的生活图景。该书讲述了半犹太裔女孩艾伦,在一个荒谬的时代里所经历的荒谬的痛苦。母亲孤身流亡美国,父亲成了纳粹党卫队的成员,祖母因绝望服毒自杀,艾伦和成千上万二战中的犹太裔孩子一样,在自己的家乡里成了被侮辱、被迫害的陌生人。和其他拥有“错误的父母”的孩子一道,她踏上了寻找圣地、寻找慰藉、寻找“更大的希望”的旅程,最终却逃脱不了恐惧与死亡的厄运。《更大的希望》的语言在当时的德国文坛可谓惊世骇俗,作者颠覆了日常用语的逻辑原则,语言被切割重组、神秘化、模糊化,并且和种种隐喻相结合,平常的用语和词汇被转化成一串串陌生符号,幽雅、不可破译而又蕴含深意。除了语言密码以外,该小说还集中体现了艾兴格独特的叙事风格。小说一开始即使用了自由联想和意识流,通过描述世界地图上的“实景”,把现实场景(地图)、虚拟情景(海浪、礁石、天际)和主人公艾伦的梦境(海豚、移民者、船上被送往远方的孩子)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和《圣经•创世纪》构成互文关系,着力铺陈各种隐匿的意象。在小说的《圣地》《巨大的游戏》等章节中,种种似是而非的场景、虚妄的幻觉和失控的情节相结合,彻底模糊了虚实界线。在艾兴格的故事里,真实不再重要,文本意义和读者的主动诠释则占据了重要地位,在最后两章《请别惊讶》《更大的希望》里的情节描述完全是隐藏在重重意象的面纱之后,其刻意营造的黑暗、冰冷与荒芜的氛围暗暗照应了《圣经•启示录》里末日的绝望与死寂,进而深刻又精准地重现了纳粹德国时期人们内心吞噬一切的恐惧与黑暗。作者通过切割情节、自由联想、寓言式插曲来破坏传统叙事结构,融童话、梦境、传说、幻觉与超现实场景为一体,对纳粹时代的人与社会作出了独具一格的诠释。作家让一切区别矛盾定义统统失效,让早已确信的知识变得毫无价值,从而从根本上颠覆了人类原本的认知体系,小说也由此开始了探寻人类存在的根本意义的征程。由于该书的风格与当时读者和评论家的期待视野相去甚远,自发表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鲜有人问津。许多评论家甚至谴责小说超现实主义的描写掩盖纳粹屠犹的罪行,削弱战争的残酷。在小说出版40年后,读者与评论界才真正意识到《更大的希望》的划时代意义。作家笔下那个虽饱受战争创伤,但仍笃定坚忍,追求希望的半犹太小女孩艾伦的苦难经历感动了越来越多的读者,艾伦在生死边缘憧憬与追寻的未来和平世界更引起了年轻人的强烈共鸣。近30年来评论界对这部小说的兴趣和关注日趋增加,以它为选题的研究专著(其中《Was wir einsetzen können, ist Nüchternheit》是较为系统而又深入地分析艾兴格作品的一部专著)与博士论文相继出版,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小说的主题内容语言风格和思想内涵进行了阐释与探讨。1988年,小说更被授予由青年学生票选产生的魏尔海姆文学奖。
33398b75105114c_size298_w589_h413.png
君特•艾希与伊尔莎·艾兴格
1951年艾兴格加入德国文学团体“四七社”,并结识了她后来的丈夫、德国著名作家君特•艾希(Günter Eich)。1952年,艾兴格发表短篇小说《镜中故事》(Spiegelgeschichte),小说独具一格的“逆序”叙述手法震惊了德语文坛,成为许多作家和评论家热议的话题,同年《镜中故事》一举摘得四七社文学奖与奥地利国家进步奖,年仅31岁的艾兴格成为继海因里希•伯尔和君特•艾希之后第三位获此殊荣的德语作家,确立了自己在德语文坛的地位。翌年,艾兴格把《镜中故事》、《被缚之人》、《被拆开的军令》等11部短篇小说结集出版,该短篇集《被缚之人》(Der Gefesselte,1953)在文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作者成为当年德语文坛一颗闪耀的新星。同年,作者的一篇重要讲稿《绞刑架下的演说》(Rede unter dem Galgen, 1952)发表。
1953年艾兴格和君特•艾希结婚,广播剧处女作《纽扣》(Knöpfe,1953)发表。1956年加入柏林文学艺术学院。1972丈夫艾希去世,9年后母亲去世,艾兴格搬至美因河畔法兰克福,1988年又迁至维也纳,在90年代末艾兴格重新开始了已经中断多年的文学创作,1998年儿子克莱门斯•艾希在车祸中去世,艾兴格受到巨大打击,文学创作再度中断,并逐渐淡出了读者的视野。2000年发表随笔集《电影与厄运》(Film und Verhängnis,2000),1991年费舍尔出版社结集出版了8卷本的《伊尔莎•艾兴格文集》,囊括了她最重要的作品如长篇小说《更大的希望》、中短篇小说集《被缚之人》《艾丽泽,艾丽泽》、广播剧《奥克兰》等等。
尽管在晚年她的作品越来越少,篇幅也越来越短,却经常获颁重要的文学奖项(可能是因为《更大的希望》等早期作品的价值被重新发现),包括奈丽•萨克斯文学奖(1971)、维也纳城市文学奖(1974)、罗丝维塔文学奖(1975)、特拉克尔诗歌奖(1979)、卡夫卡文学奖(1983)、M.L.卡什尼茨文学奖(1984)、艾希诗歌奖(1984)、欧共体欧洲最佳文学作品奖(1987)、魏尔海姆文学奖(1988)、巴伐利亚艺术学院文学奖(1991)、傅立特诗歌奖(1997)、还有最重要的奥地利国家文学奖(1995)。伊尔莎•艾兴格赢得了几乎所有的奥地利文学大奖,还有数不胜数的德国文学奖,2004年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之一。

来源:凤凰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7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1, 2024-11-26 18:23 , Processed in 0.089177 second(s), Total 9, Slave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