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查看: 575|回复: 1

[十月怀胎] 准爸必学 超详细家庭接生秘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 09: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家庭接生或在紧急情况下接生这种事情不是不可能发生的,在条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应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就地取材,尽量克服困难,努力创造有利条件,以确保妈妈和宝宝的安全。准爸爸们,在妈妈预产期到来之前,要掌握如何为妈妈分娩的技巧,以应对突发状况。在条件不完善的条件下接生,关键要做到在于预防感染和防治产后出血。
       一、遇事淡定别惊慌

  先确认你们现在身处何方,呼叫救护车,救护号码120你知道吧。别打错其他号码啊,医护人员到场后,要冷静地告诉记住告诉医护人员,妈妈的预产期、平时产检的医院名称以及妈妈是否需要特殊的医护。

  二、尽量让妈妈感觉舒适

  当妈妈感到宫缩难忍时,情绪十分不稳定的时候。爸爸这时候要尽量让妈妈冷静下来,与妈妈一起之前学过的减轻阵痛的呼吸运动,安抚妈妈的情绪,不断地给予妈妈鼓励。同时,把妈妈放在干净的床上,附近没有穿的话,尽量拿一块干净的布铺在地上。同时,让妈妈屈膝并分开。

  三、亲自接生彻底清洗

  妈妈的宫口开到快八指了,可是医护人员还没到,这时候这能硬着头皮亲自接生了。接生前,要先用肥皂和水洗手,不要用消毒液洗手,宝宝对刺激性的液体很敏感的。同时也会对妈妈造成伤害。


       四、告诉她何时用力

  不要盲目用力,当你能看见宝宝的头时,才能让妈妈用力产出宝宝。如果她用力太频繁,就让她大口喘气。只有当孩子的头部“着冠”(在阴道口能看见头部时),才该告诉她在每次子宫收缩时用力10次。

  在妈妈在宫缩时要先吸一口气,闭紧喉头,就像便便一样用力向下屏气增加腹压。同时尽量稳住妈妈的情绪,尽量不要哭闹,这样会造成子宫收缩乏力的。每次宫缩时,一般情况下用力10次。具体视妈妈的身体状况而定。

  五、扶住胎儿的头部

  当宝宝的头快要出来了,这时候将手轻轻地扶着宝宝的头上,预防宝宝一下子出来了。千万要记住,不要心急去拉宝宝的脑袋,这会很容易弄伤他的,最好就是让他在妈妈自然地用力分娩出来。

  六、帮助婴儿呼吸

  当宝宝的头已经出来了,用手去托住宝宝。这时候,让妈妈停止用力。细心检查一下,宝宝是否的颈部是否被脐带缠绕,通常情况下脐带都很松,这时候你要轻轻地把它从头上绕过去。用干净的毛巾一角清除宝宝鼻子中的黏液,保证宝宝呼吸顺畅。

  七、娩出其他部分

  这时候,将双手应放在宝宝头的两边,非常轻柔地将他导向地面的方向。同时让妈妈继续用力,直到上方的肩膀娩出。这时候,向上牵引宝宝,并扶住宝宝的头和肩,胎儿其他部分随之娩出,这一过程发生很快。如果宝宝的肩膀在什么时候卡住了,让妻子用力,可千万不能向外拉。


  八、排出宝宝口鼻中的液体

  胎儿产出之后,立即将宝宝头低脚高的姿势横放在妈妈的腹部上,让他排出其口和鼻子中的液体。

  九、不要忙着剪脐带

  用干净的毛巾和毯子包裹宝宝,让宝宝的背部朝下躺在妈妈的腹部上面。不用忙着清洗宝宝,也不用剪断或牵拉脐带。假如救护车还没有到,就应该让妈妈把胎盘用力排出。一旦胎盘娩出,将其放进塑料袋内。

  十、按摩腹部刺激子宫收缩

  在肚脐稍下方,轻轻地按摩妈妈的腹部,刺激子宫收缩,堵住胎盘部位的出血。同时迅速将妈妈及宝宝送往附近医院或者医务室,进行消毒断脐处理及会阴清洗。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4 收起 理由
思梦 + 4 感谢分享^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 09: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8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1, 2025-2-8 13:15 , Processed in 0.064877 second(s), Total 8, Slave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