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查看: 1634|回复: 4

[快讯] 秦朔:想起100年前漂洋过海的中国劳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6 10: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他们应该被记住。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被击垮。在他们那个时代和那个世界,无论多么艰辛,心酸,远涉重洋的中国劳工没有退缩,他们有罕见的承受力。他们的命运并不能用辉煌这样的字眼夸耀,但永远可歌可泣。

_yTK-hqqzpku9098676.jpg

  再曲折的日子,一天也只有24小时,一年也只有12个月,总会过去的。

  2018年很快就要过去了。回顾这一年的创作,我尽了很大努力,但遗憾还是很多。不少朋友圈的读者给我出过题目,从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到企业家、公务员和分析师,可很多都没有写出来。有一种负债感和负疚感。

  “双11”深夜阿里发布2135亿元的成交数据,网上一片沸腾时,一位朋友给我发了段视频。说的是11月11日上午11点,巴黎凯旋门举行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的仪式,巴黎一所国际学校的八名高中生用三种语言朗读了六段文字,都是百年前一些普通人写下的记录和对和平的渴望。

  一位女学生朗读的是100年前在诺曼底鲁昂的仓库工作的一位中国劳工写的话:“忽闻教堂钟声,工厂汽笛声,以及厂外欢呼声与歌唱声同时并作,余辈惊问何故,始知休战条约已签订,战争从此可以终止矣!……在万人欢呼歌唱之中,竟有哭泣者,此实喜极而泣之表现,其情不自禁之快乐,自非言语所可形容此种种狂欢之状也。”

  朋友说,法国媒体都在纪念那些中国劳工,我们却忘了,都在购物,你该写写。

  我有很多文债会拖到2019年来还,但这一篇,不能再拖了。

  1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交战一方为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等同盟国,一方为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协约国。后来更多国家卷入,直到1918年11月11日战争结束。

  100年前的中国是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914年袁世凯实行总统制,1915年改行帝制,将1916年改为洪宪元年,废除民国纪元,遭举国反对,被迫于1916年3月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6月6日,袁世凯病死。此后皖系军阀段祺瑞以国务总理身份把持实权,无论是黎元洪还是冯国璋任总统,实际都是段祺瑞在控制。

  战事之初,北洋政府的态度是中立。随着战况加剧,英法军队死亡了几十万人,大部分青壮劳力也都上了前线,后勤非常缺人。怎么补给人员?英法两国盯上了中国,因为中国人多而穷,老实,要求不高,便于管理。于是他们向北洋政府提出招募中国劳动力赴欧做工。袁世凯总统府秘书长梁世诒随即表明态度——“明守中立,暗示参加,以工代兵”。

  1916年2月,法国军部代表陶履德上校以农学技师的身份到中国,代表法方和北洋政府谈判。为了不给德国人留下口实,合同中没有“参战”字样。5月14日,双方正式签订合同,用梁世诒控制的劳工海外输出公司(惠民公司)的名义,由商人出面招募劳工。8月14日,首批中国劳工到达法国,此后陆陆续续,总计有3.7万人左右。

  赴英中国劳工的数量远超法国。最早的一批在1917年1月18日从山东威海港上船,4月在普利茅斯登陆。最后总人数达到10万多人,大部分来自山东的贫穷农民家庭。英商和记洋行在威海、青岛招工时,许诺说不用到前线参加战事,只在后方从事实业和农业生产;每天工作10小时;有较好的食粮菜蔬和优厚的工资待遇;可享受免费医疗;可得到膳宿衣履;干满3年送回中国。

y84l-hqqzpku9098510.jpg
| 英国军官和中国劳工在威海训练营

  “一为迁客来西欧,回望山东两泪流。”14多万中国劳工就这样漂洋过海上路了。世界很大,他们去看了。一战结束后,英国从1919年秋开始遣返华工,1920年4月完成遣返;法国的遣返到1922年3月结束。

  2

  今天,当我翻阅尘封的历史,百年前中国劳工的形象宛在眼前。

  他们勤劳,也不计工作条件。每周7天,每天10小时,没有假期和出行自由,在国有兵工厂和冶金、化工、建筑业的私企工作,在与军事相关的铁路、公路、船坞、兵工厂、军火库、草料厂劳动,甚至直接到前线,在炮火中挖战壕、筑工事、埋尸体、卸给养。战争结束,英法欢庆胜利时,他们还冒着生命危险清理大量的未爆弹,掩埋腐臭的遗体,平整战地使其变成耕地。曾任英国国防大臣、首相的劳合·乔治在回忆录里说,华工“个个强壮如牛,你会吃惊地发现有的华工夹起重达三四百磅的一大块木材或一捆卷铁板健步如飞,好像这些重物轻如普通的石块一般!”当时法国海军码头需要外国劳工时,要对不同国家的工人进行筛选,最后选的往往都是华工。

PDgV-hqqzpku9098544.jpg

  | 华工在修铁路

  他们命运多舛。1917年2月,法国Athos号轮船在地中海遭到德国鱼雷攻击,543名中国劳工遇难。在运送劳工的轮船上,他们被关在毫不透气湿热无比的船舱里,有的得了航海病,没有医疗救治,尸体就被丢到海里,船后尾随着鲨鱼。华工要搬运子弹,一二百斤重的子弹箱全靠手搬肩扛,有的被砸断腿臂,扭伤腰肋,也只能忍痛熬受。华工马春苓在《旅欧杂志》中记载说:“初来法国, 即分派到加来省西北部工厂。虽离战场百余里,未冒子弹之险,惟夜间敌国飞机,潜入内地抛掷炸弹,以毁战线后路之营盘、粮草场、子药局、道路。……一夜之间,常奔避数次。故在该地驻七八个月,未尝解衣而寝。”据统计,死亡和下落不明的华工接近两万人。

Gh5A-hqqzpku9098580.jpg
| 1917年中国劳工登陆法国

  他们最廉价。按照合同,他们的薪水是每天1法郎,比在山东务农高十倍。但相同工作,英联邦其他殖民地的工人,工资是华工的几倍。工作最辛苦,效率最高,工资最低。

qLGf-hqqzpku9098606.jpg

  他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在英国,当局禁止华工与欧洲军人或平民往来。这些来到异国他乡的中国劳工,因为语言和习惯问题,常与英国军官发生矛盾。有一次带队的英国军官下达上班命令,Let’s go!因为“go”汉语发音与“狗”相近,被中国人当成侮辱,他们拒绝前进,英国军官就以违反纪律为由进行惩罚。一位英国上校曾说,“当华工营出现骚乱,军官又不能消除华工的误解和不满,便只好采用粗暴的武力方式。往往那些无辜的和有犯罪嫌疑的华工都一起被枪杀掉。”对华工在英法被虐,北洋政府不是没有过抗议,但根本没有响应。

qo6e-hqqzpku9098619.jpg

  他们的贡献几乎被抹杀。他们没有军功章。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甚至说中国在一战期间“未花一先令,未死一个人”。法国和比利时政府不断说,一旦战争结束,就立即把华工遣返回国。

  3

  战,还是不战?回顾北洋政府在一战中的态度,其孱弱无奈,令人心酸。

  一战爆发之初,北洋政府担心殃及中国,于1914年8月6日宣布中立。后又公布《中华民国局外中立条规》24条,规定“各交战国,在中国领土领海内,不得有占据及交战行为”,“各交战国有破坏中国之中立条规者,中国如以各种方法阻止之时,不得视为启衅之举。”因为力量弱,中国既无可能加入某一方去打仗,也无可能制止谁在中国胡作非为,就连别人欺负你,你去阻止,还要先预告一下说,请不要当成“启衅”。拱让之态,到了极点。

  按理说,欧洲开战,不关中国,要回避总是可以的。但中国限制战区的想法却遭到日本反对。中国宣布中立后,日本立即派舰队到德国租借地胶州湾海岸外,对德国发出最后通牒,限其在8月23日前将胶州租借地交与日本接收。1914年9月2日,日军在远离胶州湾的山东半岛北岸龙口登陆。北洋政府被迫在自己的国土上划一个交战区。9月3日,北洋政府照会各国公使声明,划出山东龙口、莱州及连接胶州湾附近各地为“战区”。日本置若罔闻,占领济南,控制胶济铁路,11月7日又攻占青岛,拿下整个山东半岛的企图昭然若揭。

  中立中立,却中而不能立!

  随着战争进行,英法俄等协约国希望集结更多的国家抗德,想促使中国参加对德战争。1915年11月7日,英国公使与俄国公使向中方提出,希望中国向协约国提供军械出口,对价是贷款给中国,帮中国扩充兵工厂。

  日本得到消息,坚决反对中国参战。日驻华公使奉命到北洋政府的外交部质询。北洋政府竟不敢正面回答,答复说“经过调查,此事不实,英俄并未有所提议”。后又说,俄方曾希望中方能向其提供军火,但因有碍中立,中方已拒绝。见中方软弱如斯,日本遂直接向英法俄发出声明,关于中国之问题,三国必须取得日本同意才能采取行动。

  1917年初,德国宣布无论交战国或中立国船只,均将遭到德国潜水艇攻击。此举损害了美国的海外利益,2月3日美国宣布对德绝交,并通知中国,希望中国参战,采取一致行动。这次日本的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变,催促中国和德国断交,尽快参战。这一方面是因为袁世凯已死,政府实权归于段祺瑞,而段亲日,中国参战后,日本可以通过段增强在华势力;另一方面,日本获得了几个协约国的许诺,由其继承德国在山东的利益,日本赞成中国参战可换取协约国列强的进一步承认。

  1917年8月14日,中国对德宣战,9月14日宣布愿意派兵到法国参战,可以在6周内向法国派遣2万至3万士兵。但由于日本自己没有为协约国向欧洲战场派去一兵一卒,也不想让中国派兵。中国最终没有派兵参战,可谓“宣而不战”。

hqfA-hqqzpku9098644.jpg

  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一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中国代表向和会提出了七项议题:废除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队、巡警;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撤销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由权。日本代表则提出,“胶州湾租借地以及铁路并德国在中国山东所有他种权利,应该无条件让于日本”。4月30日,英、法、美三国会议在没有中国代表参加的情况下,议定把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让与日本”。中国代表得知后提出抗议。但三国会议毫无表示。5月6日,巴黎和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全部对德和约,决定6月28日在凡尔赛宫明镜大厅举行正式签字仪式。

  4月30日的三国会议后,围绕到底签不签约,中国代表团内部和北洋政府都陷入了巨大争执。北洋政府外交委员一开始反对签约,但5月2日国务院又密电专使签约。得知消息的北京大学学生群情激愤,爆发了“五四运动”。迫于压力,政府免去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亲日派的职务,但仍于6月23日电令中国代表签约。此时,代表团成员看到舆情滔滔,深感民心不可侮,且签约当日寓所被中国留学生包围,于是决定28日下午不赴凡尔赛签约,并致书和会,声明中国对中德和约有最后决定权,同时指出,巴黎和会在山东问题上对中国是不公正的,中国代表决定将此问题申诉于世界。

  在巴黎和会上,有的协约国代表嘲讽中国“参战不力”,是“理论参战者”,日本代表更是说中国“未出兵,宣而不战,应不下请帖,不为设座”。中国代表顾维钧反驳说,14万多华工在欧洲战场浴血奋战,有谁敢否认他们的贡献和作用?中国首席代表陆徵祥说:“掘战壕、搬炮弹、制枪子,无论后方前线,华工均奋勇当先。中国何负于协约?!”

  巴黎和会期间,陆徵祥在代表团驻地收到一个邮寄包裹,里面是一把手枪和一张字条。字条上写着:苟签名承诺日本之要求,请即以此枪自裁,否则吾辈必置尔于死地!寄出包裹的,就是当时尚在法国的中国劳工——山东省莱芜县牛泉镇上裕村农民,编号97237的毕粹德。民之血性,气贯长虹。

  2019年,是作为中国现代史开端的“五四运动”100周年。中国走到今天,能有今天,是不容易的。

  100年前的中国,中而不能立,宣也不能战,作为战胜国却没有应有的待遇,是一个多么屈辱的战胜国!

  然而,中国参战的开创性意义也是巨大的。通过“以工代兵”的形式参战,中国得以废除与德奥之间的不平等条约,这是鸦片战争之后首次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中国停付缓付了庚子赔款及其他对德借款的息金;中国首次以战胜国身份参与国际关系体系的重新安排,尽管这种参与权是不完整的。

  这一切之所以可能,正是由于十几万中国劳工。这是近现代以来中国参与世界重大事件的开始。他们以血汗乃至生命的付出,确立了中国的战胜国地位,也为后来胶济铁路及胶州湾等被侵占主权的回收,奠定了法理基础。

  1918年,蔡元培听到中国战胜的消息后,振臂高呼:“劳工神圣!劳工万岁!”

  这些坚韧而苦难的中国劳工,开眼看世界,大部分人在归国之后成为改变中国命运的生力军。而选择在法国定居的3000多人,则是中法关系史上第一批移居法国的华人。也因为这样的通道和习惯,建立起中国留学生的留法脉络。

  1920年9月11日,邓小平和其他近200名勤工俭学学生,从上海坐邮船驶赴法国。他在诺曼底的巴耶中学补习过法语,在施奈德钢厂当过翻沙工,在巴黎东南约100公里的一个橡胶厂粘合过鞋子,也在巴黎进入了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会,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1984年,邓小平会见外宾时说:“我也是一个工人,那时才16岁。当时是勤工俭学。勤工就是劳动,想挣一点钱上学。但这个目标没有实现。我在法国呆了5年多,其中在工厂劳动了4年,干重体力劳动。当时工资很低。但也有个好处,这样的生活,使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5年的留法生涯对邓小平有着深刻影响。薄一波在回答中央文献研究室提问时曾说,“小平同志曾跟我多次谈过,二十年代初,他在法国勤工俭学时,是真正在工厂当过工人,在机床上工作过几年的,因而对现代化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有切身的感受。他以法国的工厂为例:许多小工厂都是专业化的,它的产品提供大工厂使用;就是小工厂也有协作、分工,许多零部件按统一的图纸协作生产,组装起来,就是一部机器;至于专业设备也不是每个厂都有,但可以有偿使用。这样用人少,效率高。他历来主张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按专业化和协作的原则,来改组我国的产业结构,以振兴工业。”

  邓小平反对“小而全”、“大而全”,主张分工和专业化,这和留法经历是分不开的。

  百年风雨。一个民族是在屈辱无奈中,被迫着纳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

  “船初出洋,人人不服水性,类皆呕哇昏倒。呻者、吟者、叹者、泣者,愁惨之声满仓皆是。”这就是我们的先辈迈向世界的开始。这大概也是中国最早向世界释放我们的人口红利吧,尽管如此苦涩。

  百年之后,为我们的先辈,在心里点上一盏灯吧。

  他们应该被记住。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被击垮。在他们那个时代和那个世界,无论多么艰辛,心酸,远涉重洋的中国劳工没有退缩,他们有罕见的承受力。他们的命运并不能用辉煌这样的字眼夸耀,但永远可歌可泣。

作者简介:秦朔

商业文明联盟创始人、秦朔朋友圈发起人、原《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6 1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筚路蓝缕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6 1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崇敬的中国华工在欧洲。那又怎样当今华人在欧洲也没得当政府的庇护反而受人欺负。如今我们中国强大了多想世界大战再次爆发打他们个落花流水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8-12-26 12: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6 17:42: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年轻人不喜欢这种历史课!


来自: 华人街iPhone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7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1, 2024-12-22 04:57 , Processed in 0.103596 second(s), Total 14, Slave 10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