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操作将在您下回登录时自动记录您的这次国家选择。如需重新切换,可通过切换国家完成。
查看: 475|回复: 0

[闲谈] 欧洲时报一线调查:危机中年轻精英就业路线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7 18: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街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人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欧洲时报记者张新报道】失业率居高不下是西方多年来普遍面临的严峻挑战,青年失业更是令人头痛的痼疾,法国也不例外。报告拟就大家普遍关心的青年就业问题展开调查,首先选择所谓的精英,是希望他们的经历和眼界能给人一定的启发。欢迎有兴趣的读者参与配合我们的调查。
据法国就业部研究统计局(DARES)的数字,6月份在法国本土的求职总人数,比5月份增加了48400人(增幅1.1%),达439.5万人,创下了自1991年设立这些统计数字以来的最高纪录。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法国年轻精英们是否也有就业压力,现实是否能满足他们对自身职业规划的期待呢?
本报就月薪、工作时长、近期计划以及是否有结婚打算等问题,对数十名30岁左右名校毕业的法国青年们开展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基本上所有接受问卷调查的年轻精英们对欧洲经济前景并不乐观,其中将近40%打算或已经出国工作或继续学习,以美国为首选目标,其次是亚太地区。对于将来的职业发展,50%选择继续在原有企业工作,或在法国更换现有工作。
据法国统计及经济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法国平均月工资为2082欧元(净收入,下同),90%的工薪阶层月薪低于3317欧元,1%的工薪阶层月薪高于7654欧元。法国白领的平均月薪为3950欧元。
据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22至25岁刚毕业的名校学生们对月薪要求并不高,在2000至4000欧元(净收入,下同)左右;而25至30岁已经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精英们心目中的理想月薪则高低不一,为6000至15000欧元。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机会享受“每周35小时工作制”,其中47%的精英们每周工作50至60小时,因此有人自嘲说自己挣的还是“SMIC”(法国最低工资标准)。关于是否有结婚计划的问题,70%的问卷回答者们都称“没有”或“暂时没有”。
“去新加坡念书”
30岁的B先生,8月初即将带着太太和不满两岁的儿子前往新加坡,因为他即将就读世界排名顶尖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新加坡校区MBA专业。
获得巴黎中央学院(Ecole centrale de Paris)管理学硕士学位(MSC),毕业后就职于麦肯锡咨询公司,之后辞职创业的B先生,是法国人眼中典型的“青年精英”。他对《欧洲时报》记者谈到未来的职业规划时坚定地表示,“我的未来在亚洲”。
本杰明说,“之所以选择到亚洲就读MBA,源于对亚洲,尤其是对中国经济的信心。目前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将市场瞄准中国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被中国并购。法国的市场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很困难,许多企业的活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国外市场。所以,趁着现在还来得及,我要尽快前往亚洲发展。”
B先生希望将来能在亚洲找到一份高薪工作,他说,“我希望MBA毕业后能从事资产管理方面的工作。而法国的高管工资相对较低且收税很重,所以目前来讲香港是我的首选。上海、新加坡或东京都有可能。”其实,B先生现在就已经开始行动了,“即将一起学习的同学之间已经开始互相认识,我和其中几个人计划开一家中欧投资咨询公司,为希望在中国和欧洲投资的企业提供服务。”
B先生称自己很幸运,“一名今年毕业的校友把房子介绍给了我们,我的女友将在当地的法国企业工作,孩子的保姆和幼儿园也有了着落,这是个很好的开始!”
“我在找寻目标”
目前就职于巴黎一家咨询公司的D小姐毕业于国立巴黎高等矿业学院(Ecole de mines de Paris),她的文凭上没有一般意义上的专业,而是“科学与行政管理”(Science and Executive Management)。因为这所名校是“全科”工程师学校,即在课程中,所有中国理工科学校的课程,化工,核电,机械,航天,电脑等等所有科都要上,也有以数学为基础的精算、管理等等,所以出来后的学生都是“万金油”,既可以到工业企业当高级工程师,也可以到投行或咨询公司。
这名27岁的漂亮女孩坦然表示,对于自身职业发展来说最难的事情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自2010年毕业后,进入巴黎一所战略顾问咨询公司工作,专门为大企业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虽然每周工作时间长达60小时,D小姐仍然表示“我对目前的职位还是满意的,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每天都能带给我新的智力挑战,而且有机会了解大企业的高层管理模式。我能够从中学到很多不一样的知识,包括分析逻辑、公关方法等等。”
D小姐对欧洲经济总体上并不乐观,她有意出国发展,“我可能会去美国,因为我想在那里能够学到不同于在欧洲和亚洲的东西,也有可能会去新加坡。”
“危机时更易找工作”
曾经就职于阿尔卡特朗讯公司(Alcatel-Lucent)和法国兴业银行(Société Générale)的Y先生目前正在美国一所名校攻读硕士学位,他毕业于南巴黎高等电信工程师学院(Telecom Sud Paris),今年26岁。
Y先生认为,当前不仅法国经济形势不好,全世界的就业形势都不容乐观,“当然,精英们更容易找到相对稳定的工作,但是将来的职业发展却很难”。他希望自己将来能够在金融领域工作,成为金融分析师。
谈到为什么选择放下法国稳定的高薪工作只身前往美国深造,26岁的Y先生说“我希望在更有意思的领域里发展,因此选择继续学业。来到美国的另一个原因与文化因素有关”。
“留在这里很好”
今年34岁的A先生毕业于巴黎政治学院(Institut des Etudes Politiques de Paris),毕业后“运气很好”,进入法国电力集团(EDF)工作,并于2010年被派往中国香港工作。
已经结婚并有一个7岁儿子的A先生对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状况都很满意,他说自己的工资比在巴黎时提高了1倍,住在公司提供的位于浅水湾的“豪宅”,且公司负担孩子就读当地法国学校的学费。A先生表示,“虽然这里的生活节奏有点快,气候也不比法国,但是两年来我们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对于工作前景,“我希望能继续留在香港,短期内公司也没有把我调回的计划。亚洲业务对我们越来越重要,我们有很多业务亟待开展,这一切对我的职业发展只会更有利。工作量当然比法国要大,但是我在尽量保持自己的节奏。”
此次调查给记者的印象是,已经工作几年的精英们大都更加倾向在大型国有企业或是高校工作,这类工作收入有所保证,且工作节奏不快,怪不得被派往香港的A先生感慨地说,“法国人最好的工作还是在法国,尤其是国有企业”。
与此同时,毕业不久在私企工作的精英们更希望有机会出国工作或念书,其中美国和亚太地区对他们都很有吸引力。据调查结果显示,他们更愿意到美国深造,到亚太地区工作。需要补充的是,根据一般企业的规定,距离法国本土越远的外派国家工资系数越高,比如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工资系数都很高,但是可能要以生活节奏不习惯为代价。
留在法国,还是出国闯荡?留在高企,还是去高校教书?前往美国,还是亚太地区?选择新加坡还是中国大陆?这些都是摆在青年精英们眼前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往往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就业前景和生活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华人街

法国公司:Sinocom sarl
地址:48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France
联系电话:(0033)-(0)144610523
意大利分公司:Sinocom Italia Srl
地址:Via Niccolini 29,
20154 Milano, Italia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扫描苹果APP

扫描安卓APP

QQ|Archiver|手机版|华人街 huarenjie.com

GMT+1, 2025-2-24 13:13 , Processed in 0.061728 second(s), Total 9, Slave 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管理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