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宣家人展示来自法国的“紧急通知”传真件
一自称是“联合治丧委员会”的男子从法国发来传真,并打电话劝说陈龙宣家属委托其代为办理后事,且不能通知媒体
□“两川人巴黎遇害”后续
“自通知之日(2月15日)起十日之内,受害者家属必须认领遗体,否则将作为无名遗体立即处理……”昨日,在巴黎遇害的川籍厨师陈龙宣的妻子刘小华收到一份从法国传来、署名为“联合治丧委员会”的“紧急通知”传真件。
发传真的,是一名自称“联合治丧委员会”干事的李姓男子。他先后从法国给刘小华打来多个电话,对这份传真文件进行“解释”,意在劝阻刘小华等人不要去法国,最好是委托他代为办理陈龙宣的后事。而且,还特别要求不能告诉媒体。
“即使砸锅卖铁,也要见丈夫最后一面!”苦等签证的刘小华,对这个“联合治丧委员会”的真实性将信将疑。昨日下午,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回复刘小华称,大使馆并不能确认“联合治丧委员会”的身份。
目前,另一遇害的川籍华商何跃的家人并没有收到这份传真。
一份传真
让陈龙宣家人迷惑不已
在成都住了一宿之后,昨日早上6点过,刘小华和堂哥刘兴建就动身从成都五块石客运站赶回彭州,办理亲属关系证明所需材料。
刚回到彭州,刘小华的舅舅便急匆匆地将一张传真件交到刘小华手中。这是一份署名为“联合治丧委员会”发出的“紧急通知”,上面写着:“亲爱的刘小华女士,今日法国警方通知我们,初步的司法调查步骤已经结束……自通知之日(2011年2月15日)起十日之内,受害者家属必须认领遗体,否则将作为无名遗体立即处理……”
这份传真是打印字体,没有盖章和签名。刘小华当即慌了神,刘兴建和几名亲友也围过来,一起分析这份传真,但没有找出头绪。
上午11点过,正在办理亲属证明材料的刘小华接到一个从法国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一名操着四川话的男子自称是“联合治丧委员会”的干事,姓李。这名男子说,刘小华早上收到的“紧急通知”传真,就是他发过来的。现在打来电话,就是为了“解释”这份传真。
该男子告诉刘小华,现在法国警方的调查已经基本结束了,陈龙宣的家人需要凭亲属关系证明和本人有效证件,亲自到巴黎九区政府开具受害者死亡证明,以便下一步认领遗体和处理后事。
该男子继续说,如果刘小华和家人要亲自赶到巴黎,所需费用是相当高的。他举例说,往返机票,一个人要1万多元人民币(下同),法国那边的遗体火化费用要3万多元。此外,在法国期间的生活费、车旅费都非常昂贵,每天要300多元。就算刘小华一个人去,最低花费也要6万多元。
随后,这位自称姓李的男子提出建议,刘小华最好不要去巴黎,可以在国内出具一份委托书,让“联合治丧委员会”帮忙找人和律师,办理陈龙宣的后事。
刘小华说,此次通话持续了约一个小时。自称姓李的男子反复说,“你去巴黎花费那么多钱,肯定划不来。还不如省点钱,留点积蓄,母女两人以后的生活会好过些。”
在这份传真件中,对方还要求刘小华必须在下午4点之前给予回复。
“这个‘联合治丧委员会’到底是真是假?会不会是骗人的?”刘小华十分焦急,打电话向记者求助。
一个小时
男子态度发生转变
昨日下午4点过,按照“联合治丧委员会”的要求,已赶回成都的刘小华向李姓男子发去短信,告知了在成都的一个座机号码。半分钟后,铃声响起,李姓男子将电话打了过来。
在电话中,该男子谈话内容和上午大同小异。他一直在分析刘小华到巴黎的经济账。他说,“现在你们决定3个人过去,没有个10万元是不行的。”他建议刘小华省点钱,留给女儿读书用。他还说可以出具一份委托书,让“联合治丧委员会”代为处理陈龙宣的后事,不然10天之后遗体就会被法国警方处理掉。同时,“联合治丧委员会”处理好后事之后,便可以将陈龙宣的骨灰交还给刘小华。
“不行,在我去巴黎之前,绝对不能将我丈夫的遗体火化。”刘小华显得十分激动,坚决不同意该提议。李姓男子无奈,只得说给刘半个小时的时间考虑,到时候再打电话过来。
下午5点过,电话再次响起。又是李姓男子。
“你们是不是通知了媒体?”该男子首先就问。得到否定答复后,他的语气较之前有了明显转变。
在这次通话中,他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委托中国驻法大使馆处理陈龙宣的后事;二是由“联合治丧委员会”帮忙寻找律师,帮其处理,但前后费用由刘小华支付。
李姓男子一再声称“只是想帮忙,协助处理后事。”但在这次通话中,他却再也没提到让刘小华出具委托书的内容了。而且,他建议刘小华最好是一个人赴法,“人去得越少越好。”
“就是砸锅卖铁卖房子,我都要去见丈夫最后一面。”刘小华说。但是,刘小华只有初中文化,她一个人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一个人去处理善后,刘兴建不放心。
“我一定要去!”晚上8点,刘小华在华西都市报接受完采访后,坚决地说。
老乡阿蔡:
“我现在不再参与此事”
昨日下午5点过,记者联系到此前给刘小华报信的阿蔡(音)。当问及陈龙宣后事处理一事时,阿蔡说“不知道”,再追问,他便回答:“我现在不参与了,由联合治丧委员会处理。”
阿蔡说,“联合治丧委员会”的成员包括法国人和华人,但联系方式需要“等我过去找到他们再给你”。当再拨打他的电话时,却无人接听。
驻法使馆:
不能确定治丧委员会身份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领事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越洋电话采访时说,按照当地法律法规,“必须确认死者身份,才能发照会。”这需要陈龙宣的家属提供能够证明他身份的信息,尤其是护照信息,因为“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没有陈龙宣的资料”。
该官员表示,除了需要家属提供这些信息,家属前往法国的交通费用、陈龙宣遗体火化费以及家属在法国的生活费用等详细事宜,都需要与家属以及治丧委员会沟通,但是否有“联合治丧委员会”,该官员说:“我只知道有他(陈龙宣)的几个朋友在帮助处理后事,但不能确定是‘联合治丧委员会’。”
“中国人在法国不论是自然死亡还是被杀害,我们都会尽可能提供帮助,但要走严格的法律程序。”该官员说。
此外,中国驻法国大使馆领事部一位姓汤的秘书表示,处理类似事情有规定的程序,必须照此办理,陈龙宣的身份现在仍在进一步核实中。她向陈龙宣的家属建议,最好提供陈龙宣“如何出国,从哪里办的护照”等信息。
记者昨日联系上何跃的哥哥何首都,他仍在焦急地等待签证。不过,他并没有收到“联合治丧委员会”发来的“紧急通知”。
亲属证明
公证处开绿灯2小时搞定
昨日上午,刘小华和刘兴建两人回到彭州,先在彭州市档案馆查到了陈龙宣和刘小华的结婚登记申请书,并开据了证明。
随后,两人回到村上,开据了盖有明台村村委会和致和镇政府公章的证明材料。
材料齐备后,下午3点半,刘小华和刘兴建又急忙赶到成都,前往成都市律政公证处办理亲属关系证明。
公证处主任李勇接待了他们。了解情况后,公证处决定特事特办,为他们开绿灯,并免去了100多元的公证费。巧的是,公证处刚好有一名公证员懂法语。
但是,此时还缺少陈龙宣的死亡证明。怎么办?公证处破例将刘小华作为申请人,将刘兴建作为利害关系人进行办理。
1小时20分钟后,一份中、法双语的亲属关系公证书,就送到了刘小华手中。
如果按照正常程序,办理一份这样的亲属证明,需要一周时间。昨日一天的奔忙,加上来自法国的李姓男子的介入,使刘小华疲惫不堪,但为了见丈夫最后一面,她一直坚持着。
华西都市报见习记者徐湘东侯婷婷记者李逢春摄影吴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