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怪。物有神奇功能,《古镜记》为代表。王度得一古镜,“横径八寸,鼻作麒麟蹲伏之象,绕鼻列四方,龟龙凤虎,依方陈布。四方外又设八卦,卦外置十二辰位而具畜焉。辰畜之外,又置二十四字,周绕轮廓,文体似隶,点画无缺,而非字书所有。”从外观看,古朴神异。此镜的神奇,还在于有神奇之力,首毙鹦鹉,乃“千岁老狐”幻化成人;次毙一大蛇,“绿头白角额有王字。”三毙疫疠,解人疾苦;四毙龟猿二妖,五毙井中妖鱼,六毙惑人之鼠,有此六毙,足见其神异。这个古镜其实寄托了人们希望有一个清明的时代,希望驱除世上的邪恶,让人民过上太平的日子。
二.进入幽冥世界。与古人相处,与鬼魂相处。《崔炜》是其代表。崔炜“不事产业,财业殚尽,多栖止佛舍。”到了无家可归的落寂境况了。因一时侠义,脱衣抵当救得一老妇人,老妇人送他艾少许,言可医“赘疣”。游海光寺时发现方丈有一赘疣,用艾试之,立愈,方丈介绍一任翁,此人“家富巨万,酬报当厚”,崔炜为任翁解除了痛苦,却得不到好报.任翁每年须杀一人祭鬼,可见是个残忍狠毒的家伙,与儿子商议,半夜杀炜。幸任女贤惠,密报炜,令其夜逃.但任翁知觉,令家人追来,惶急中坠入地穴中。天明发现穴中有一大蛇,“盘曲可长数丈”,石臼中有岩上滴下的如蜜汁液,蛇饮食之,炜见蛇无害,胆稍壮,发现蛇也有一赘疣,赶紧为其疗之,蛇感激他,带他到了一个地方,受到礼遇,而且听说皇帝欲嫁田夫人与他为妻,以后送来,同时送他一颗珠宝,言说当有胡人以十万求购。后来果如其言。老胡人告诉他,这是南粤王赵佗墓中陪葬的宝贝,是大食国宝,曾被赵佗盗来,现在宝归本国。赵佗曾经称帝,所以说“皇帝”。崔炜进南粤王赵佗的墓中与他的臣僚相会;再后来果然有四女伴田夫人与崔炜成婚。这个故事颇多曲折,险象环生,又逢凶化吉,道出世人险恶,鬼怪多义,也有寄托意义。
三.动物特异。《孙恪》当为代表。孙恪是一个不第秀才,“至魏王池畔,忽有一大第”,见一袁姓女子美艳,遂通款曲,结成夫妻。后遇表兄,说他中邪,送一把宝剑让他悬挂屋内,当除此妖,但被女子识破。“遂搜得其剑,寸折之,若断轻藕耳”,此后十余年,生得二子。孙恪后经友人举荐,去南康为经略判官,带着家小去上任。袁女建议峡山寺一游。孙恪欣然从命,袁女“易服理妆,携二子诣老僧院,若熟其径者”。寺中有猿数十,袁女题诗曰:“刚被恩情役此心,无端变化几湮沉。不如逐伴归山去,长笑一声烟雾深。”写罢,“掷笔于地,抚二子咽泣数声,遂裂衣化为老猿”。原来是寺中一辕,曾被高力士带到长安,后幻化为人。这是动物经若干年后变为人的故事,是人们探求动物演进的思想。
四.有特异功能的人。《虬髯客传》为代表。这段故事,情节离奇曲折,有真实的历史人物,好像是一段真实的故事。其实《唐书。李靖传》无有这段记载。书中描述李靖在隋末投靠权臣杨素,不被看重,退宿客舍,半夜有人叩门,原来是杨素侍女执红拂者,此女眼力非凡认准李靖是个可以托身的了不起的人物,要跟他私奔,李靖当时落魄无依,有此美艳奇女,大喜过望,于是携女而去。女姓张,排老大。一天住宿在灵石旅舍,早晨起来,红拂梳头,发长,立在床上。这时进来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人,放下背包,靠着专一的看红拂梳头。还在洗马的李靖看到后大怒,红拂“一手握发,一手映身摇示,令勿怒。”互通姓名后方知此人也姓张,于是以兄妹呼之。此人豪侠,“抽腰间匕首,切肉共食,食竟,余肉乱切送驴前食之,甚速。”这是个奇异的人,红拂女善识人。虬髯客与李靖认识后从革囊中取出人头和心肝,人头放回囊中,“切心肝共食之”,并说,“此人天下负心者”,可见是个神秘人物。分别时相约太原见,共会一人。此人便是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见到李世民后,“虬髯默然居末座,见之心死”。并对李靖说:“真天子也!”告诉李靖,让他道兄最后裁定,并约好见面时间地点。如期后见到李世民,道士一见惨然,对虬髯客说:“此世界非公世界,他方可也。”劝虬髯另谋出路,他方为王。可见这个不同凡响的虬髯客是到中原逐鹿来了。后来他“入扶余国,杀其主自立”,而李靖“贞观十年,公以左仆射平章事。”官也做大了,功成名就,红拂识人。这篇小说,可以说已达到很高的境界,流传很广,还被改编为戏剧上演。虬髯客当为波斯人,在隋末来中国,看到中国人才济济,男女均出类拔萃,心服而去,给人以自豪自负的感觉。对人物的刻画也是相当成功的。红拂聪明娴淑,识人辨物,善于应对,坚决果敢,处事机敏,尤其跟李靖私奔,不仅有眼光,而且果敢坚毅;见虬髯客看她,不仅不怒,反结为兄妹,足见其胸怀和处事的非凡。虬髯客豪侠英武,胸怀大志,言必行,行必果。李靖虽着墨不多,但珍惜生活,结交广泛,有大志。这些人物都活脱脱的让人喜爱。情节故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语言绮丽,并不艰涩。在唐人小说中,可算一珍品。
以上列举,仅为大端,未作详备叙述。由此也可看出唐人小说已经不是魏晋志怪类小品,虽有迷信的成分,但古人就生活在迷信的环境中,科学不发达,这是古人认识的局限,我们不能苛责。神话是作者借助于神力,达到自己无法达到的目的,惩恶扬善,宣扬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因果报应,在社会上起到助善的作用,也由于恶人在一定程度上有畏惧报应的思想,也能起到惩恶的目的。唐人小说为什么有那麽多神话色彩?尤其中唐以后,社会动荡,蕃镇割据,人民处在艰苦的环境中,这些神话故事也就适时出现了,这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必然产物。它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追求。